新浪首页 | 网站地图
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西安晚报:奥运火炬永不熄灭的生命理想

http://2008.sina.com.cn  2008年08月25日14:44   西安新闻网-西安晚报

  吴克敬

  在国家体育中心“鸟巢”熊熊燃烧了16天的奥运火炬,在完成了她的一段历史使命后,暂时的熄灭了。我们知道,再过4年,她还会又一次地被点燃,烛照我们永不熄灭的生命理想。

  此时此刻,我们很有必要对此次奥运会的成果做个盘点,非常鲜明的成果是那几个活蹦乱跳的数据,即我们中国代表团全力拼搏,获取金牌51枚,银牌21枚,铜牌28 枚,金牌总数和奖牌总数占参赛的第1位和第2 位。我们不能否认,这些个数据是辉煌的,是光荣的,但我们不应沉醉在这些看得见的荣誉之中,我们还应盘点,除此之外,还有什么更重要的收获。

  不言而喻,我们真正地圆了一个百年的梦想,让奥林匹克运动进入了我们的国土,我们为世界奉献了一届成功的奥运会。我们不会忘记,在2001年7月13日的晚上,前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在莫斯科宣布,2008年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主办城市“北京”的时候,13亿人口的中国沸腾了,我们欢呼,我们流泪……我们开始了筹办奥运会的征程。

  没法说这个征程有多艰辛,没法说这个征程有多磨难,我们克服艰辛,克服磨难,全都走过来了,豪迈而骄傲地走过来了。

  国运盛则体育兴。我们百年一梦,一梦百年,从赫拉神庙到万里长城,从奥林匹亚山到珠穆朗玛峰,现代奥林匹克的运动史,几与中华民族的现代史相叠印。1896年4月6日,第一届现代奥运会的圣火,在雅典卫城圣殿山下点燃,而在此同一时刻,甲午战争的硝烟在遥远的故国尚未散尽,积淀着耻辱与伤痛的《马关条约》,让中华民族的苦难陷落得更加深重,更加黑暗。

  中国什么时候有能力派出运动员参加奥运会?中国的运动员什么时候能够获得一枚金牌?中国那年那月能够成功举办一届奥运会?

  1908年,第四届奥运会闭幕不久,《天津青年》杂志发表文章,一连问了3个问题。现在终于可以说,这3个问题都不成为问题了,1932年7月,23岁的东北大学学生刘长春远涉重洋,代表中国参加了第10届美国洛杉矶奥运会;1984年7月29日,射击运动员许海峰,在第23届奥运会上枪挑金牌,实现了中国奥运史上金牌“零的突破”;2008年8月,北京奥运会圆满完成各项赛事活动,胜利地落下帷幕。

  所以说,我们已经没了遗憾,这很重要,但却不能涵盖我们成功圆梦的全部意义。

  譬如我们所提倡的人文奥运,强调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同时也注重人和自然的和谐共生,因此,奥运会之后必将是奥运遗产发挥作用的机遇期。奥运精神与民族精神的结合,从而取得更加积极的精神文明成果,全面带动和提升社会的文明水平。当然,文明是一个民主进步的漫长过程,而奥运会只是历史的一瞬,我们要想使人文奥运的效益最大化和长效性,是必须着眼于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衔接,着力与良性机遇的构建,确保奥运风尚持久保持,而这恰是北京奥运人文诉求的成功和标志。我们期待,抓住奥运会成功举办的历史机遇,在全社会形成一种人人相互尊重、和谐相处的社会氛围,使奥运会成为当代中国一个大亮点的同时,又以此激励中国的现代进程健康推进、渐行渐远。

  是的,我们承认16天的奥运会是短暂的,但奥运会带给我们的启示是永恒的。奥运的人文火炬不会熄灭,将永远光焰四射,激励国人“更快、更高、更强”地实现社会和谐与经济发展。

已有 _COUNT_ 位网友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