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运站 > 中国备战 > 中国射击、射箭队备战北京奥运会 > 射击 > 正文
王义夫,第七次出征奥运会,第一次以总教练身份,他是北京奥运赛场上最熟悉的陌生人。
从接手射击队的那一刻起,他就明白,这支几十年朝夕相处的队伍,不再需要他去举枪瞄准,拿一块哪怕是很稳当的金牌,而是要他坐镇指挥夺取更大的辉煌。
为了完成好这个转变,王义夫甚至拿健康去做赌注押宝奥运会。2008年,忙碌的王义夫头发白了,但他觉得,如果白头发能换来金灿灿的金牌,这一切都值得。
中国射击队新建的公寓里,二楼北头有一间是属于王义夫的,这里就是他的“家”。王义夫吃住都在队里,为的是跟队员走得更近,随时掌握队里的动态。
王义夫基本不回家,平时都住在那里,你要问他上一次回家是什么时候,他自己都记不清,2008年的春节,王义夫是在广州黄村的射击基地和队员一起度过的。
王义夫的女儿刚刚上高中,但是他很少看到女儿,平时一般是通电话,从这来说,王义夫并不是一个合格的父亲。
自从出任射击队总教练后,外界给了王义夫一个称号——射击队大总管。王义夫却总是很谦虚,“什么总管啊,其实就是个服务人员,给大家做好工作,就是我的任务。”队里面事情,不管是训练还是后勤保障,事无巨细,王义夫都总要去过问一下。
队里面,哪个人要是有什么事情,闹点情绪,王义夫一看脸就知道,一般他会让分管的教练去和队员谈,再不行就要他亲自出马。
射击是一个很注重心理的项目,所以王义夫要把每个队员的脾气和习惯都了解到位,也是下足了功夫的。
亚特兰大奥运会,王义夫打完最后一枪昏厥在地,被担架抬出去的情景,感动了很多国人。
每次谈到健康问题,王义夫总是笑眯眯地说:“我现在挺好,要是哪天不好了我再告诉你。”而这只是王义夫的玩笑话,常年的训练使得王义夫颈椎等多个部位都有毛病,以往他的夫人陪他出去比赛,都是随身带着救心丸。
“现在好多了,也不用带救心丸了,平时就是吃一些像维生素之类的保健品。队里面每半年就会安排一次体检,我也都去了,医生也没有特别说什么,只是说要注意好休息。”
除了应付射击队的各种对外事务,现在王义夫绝大多数的精力都放在了队里面。他每天的生活很有规律,除了看训练,每天下午也要进行专项体能训练,这是每个教练都要做的,晚上一般就是跟教练组开会。
不过有些时候,为了某件事情,王义夫会很较真,和教练组讨论到很晚,不把事情解决了,他是不会“罢休”的。要么不做,要么就做到最好,这是王义夫的原则。射击队的教练曾透露说,王义夫有时候一天只睡四个小时。
4月份好运北京的时候,有人发现王义夫鬓角的头发都已经白了。王义夫对此则显得不以为然“以前也有,但没那么多,就是最近四个月,好像一下子就白了,我也快50岁的人了,该白了!”
不管在什么场合,王义夫总是乐呵呵的,但谁都知道,老王压力很大。雅典奥运会,前任总教练许海峰带领中国射击队夺得4金2银3铜,外界会不自觉地将前后两任总教练进行比较。而与雅典相比,这次在主场作战难度要更大,射击项目又存在着“主场劣势”的说法。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王义夫的第七次出征,将比前面六次奥运都要困难。
记者刘毅波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