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运站 > 中国备战 > 中国射击、射箭队征战北京奥运会 > 射击 > 正文
早报特派记者殷鹏 北京报道
北京奥运会各项比赛已进入临阵状态,尤其是中国射击队很有可能担负为中国军团夺取首金的重任。奥运首金能否射落?对中国射击队而言,这是一道不能选择的选择题,也是所有人关注的焦点。为此,本报特派记者昨日专程前往北京射击馆,对中国“神枪手”的状态、比赛场馆等一探究竟。
巧遇张山拥趸
昨天下午2点,当记者走进北京射击馆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5辆大型转播车,工作人员正在紧张地作业,再往里走,一阵阵激烈的枪声昭示,奥运会已经越来越近了。
记者首先进入飞碟靶场,这里曾是四川射击名将张山多年来一直苦练的地方。来自国际转播公司的工作人员已经架好两台高位摄像机,比赛时,他们将为全世界观众带来清晰的转播画面。飞碟靶场远处高山绿树,风景秀丽,记者遂萌发在此拍照留念的念头,国际转播公司的技术人员雷科特很热情,他主动要求为记者拍照。随后他拿起记者的采访证一边观看一边说,“巴塞罗那奥运会我也参与了报道,张山是我的偶像,她是射击场上不可复制的奇迹。”而当雷科特得知记者与张山都来自四川时,雷科特睁大了双眼,显得很惊讶,然后迅速招呼同伴,要求与记者合影留念。
三楼诞生射击首金
奥运首金,始终是无法回避的热点。经过询问场地工作人员,记者得知,在射击馆三楼将产生射击项目的首金。而这枚女子10米气步枪金牌,也很可能是本届奥运会的第一枚金牌。记者迅速来到三楼并很快找到女子10米气步枪比赛场地。
记者进入场地时,由于运动员已经结束热身,灯光已经关闭,显得有些黑暗,但丝毫不能阻挡记者的激动心绪,“这里是女子10米气步枪决赛场地吗?”一名志愿者面带微笑地回答,“是的,这里将产生奥运首金!”虽然光线不是太好,但记者还是坐在运动员席上,背对靶心,留下了让人骄傲的一张照片。
别吓跑首金!
母语干扰让射击队员发愁
距离北京奥运会首金产生仅剩3天。来自世界各地的神枪手们纷纷开练,中国射击队的队员们也在王义夫的带领下为北京奥运会做最后的突击准备。“在家门口有一定的优势,但对于射击来说就不一定了。”射击队的主教练王义夫日前解释说:主场的母语干扰和现场压力都是选手夺冠的最大障碍。从4日的训练赛来看,场边的干扰确实影响了中国选手的发挥:当杜丽在打出一枪精彩的10.7环后,一位场边的记者无意中说出她男友张付的名字。卫冕冠军此刻似乎芳心大乱,随后的四枪分别打出糟糕的9.3、8.0、9.1和9.6环!“即使塞上耳塞,我都能听到观众的喧闹声。如果是说别国语言的,在我听来只是噪音;但如果是说的中文,我就会在潜意识中试着去听懂说的啥,造成分心。”雅典奥运会女子双向飞碟的银牌得主魏宁日前这样解释说。为最大限度地适应主场的“母语干扰”,早在1个多月前王义夫就曾进行过一系列模拟赛。赛中,王义夫甚至邀请一些志愿者和工作人员“模拟”现场观众,并告诉他们“别太安静了,大家可以自由说话,如果运动员打中了10环,大家就尽情地为他鼓掌欢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