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网站地图
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民晚报:英雄泪里看启南

http://2008.sina.com.cn  2008年08月12日19:09   新民晚报

  英雄泪里看启南

  金牌,从来都不是奥运的全部。金牌之外,还有感动。昨天,“神奇小子”朱启南在男子10米气步枪决赛中,痛失金牌,落下遗憾的泪水,但现场观众仍为这名24岁的小将送上鼓励的掌声。朱启南成为“红牛今日之星”的当选者。

  实际上,朱启南背负了卫冕的巨大压力。当现场主持人宣布“银牌获得者是朱启南,中国!”时,观众集体起立,报以最热烈的掌声,朱启南再也无法抑制自己的情绪,一边擦拭着眼角,一边向观众挥手。

  鲜为人知的是,他的成才路,颇为艰辛。朱启南家境贫寒,在父亲朱远看来,读书是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为了给孩子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全家3口迁往温州。为了让朱启南在好学校读书,夫妻俩向邻居借了不少钱,父亲朱远卖过水果、打过临时工,母亲谢爱芳帮人做饭。就这样,在简陋的出租房里,朱启南逐渐长大。他唯一的玩具是5岁时,朱远从外地带回的玩具枪。“那把枪要18元,能发出8种不同的声音。后来这把枪被小外甥弄坏了,朱启南还伤心地哭了。”谢爱芳回忆道。

  就是这把玩具枪,帮助朱启南走上了射击这条路,并最终成为雅典奥运冠军。初一时,温州市业余体校挑中了朱启南,从此,端枪、瞄准、扣动扳机……朱启南迷上了这些动作。很快,他就进入省队,并在2003年城运会上表现出色,被招入国家队。谁也没想到,朱启南会被挑中,参加雅典奥运会,并最终站上最高领奖台。之后的四年,朱启南为了卫冕的目标,在射击舞台上依然努力着,承载的压力可想而知。

  赛后,朱启南坦言:“从住进奥运村开始,我就一直处于焦虑和困惑的状态,太想去赢了。我明白,不能以卫冕冠军的想法去冲击这枚金牌,但真正要抛开这一切,太不容易了。”

  电话那头,朱远送给儿子一句话:“孩子不哭,你拿银牌,一样是好样的!”

已有 _COUNT_ 位网友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