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网站地图
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谭宗亮相熟葛优险进娱乐圈 乒乓能扛王皓十多回合

http://2008.sina.com.cn  2008年08月13日13:32   天津日报

  胡斌渊

  崇拜张山的神枪手

  在谭宗亮获得一枚铜牌之后,飞碟赛场上参加男子飞碟双多向的胡斌渊又为中国代表团增添了一枚铜牌,这也是中国代表团在该项目奥运历史上夺得的第三枚铜牌。赛后,年轻的胡斌渊承认,自己是因为受张山“巾帼压须眉”的鞭策,才喜欢上飞碟射击这个项目的。

  尽管成功地拿到了一枚铜牌,但对于四年前就将目标锁定在北京奥运会金牌上的胡斌渊来说,感到的只有失望,“能够站上领奖台我很高兴,但我本来的目标是拿金牌的。所以,这枚铜牌并不能让我感到满意。不过在家门口作战已经让我感受到了我的价值,希望下届奥运会我可以赢得金牌。”对于开赛几日来一直热议的主场压力问题,胡斌渊表示自己并没有这方面的问题,“我没有太大的压力,这项运动在欧洲国家起源,所以他们的实力非常强大,但是我们一直都在努力,我们仍然有机会。”谈到自己是如何走上飞碟射击的道路时,胡斌渊透露了一个小秘密,“我是因为看了张山姐1992年的那届奥运会才决定练习飞碟射击的,她当时被两个男选手扛在肩上的镜头深深打动了我。”

  谭宗亮

  多才多艺的“谭爷”

  谭宗亮应该算是射击队中特立独行的人物,性格开朗、声若洪钟的他是个活跃分子,即便是在昨天痛失金牌之后,他依旧谈笑风生,不时和记者开着玩笑。在其他队友有些内向、不爱说话的映衬下,显得更加突出。他还和葛优等影视明星交往甚密,1998年亚运会第一次相遇之后,两个人就成为了好朋友。葛优还给谭宗亮起了一个“谭爷”的外号。据称,谭宗亮小时候曾经入选过文工团,还在潍坊上小学的时候,就是多才多艺的文艺骨干,唱歌、三句半、相声都说得有模有样。如果不是日后选择了射击,或许“谭爷”能够成为一个娱乐明星。

  除了射击之外,谭宗亮承认自己对篮球也非常感兴趣。在平时的训练之余,谭宗亮经常通过打篮球放松自己,就像在射击上严格要求自己一样,谭宗亮笑称自己的篮球水平在射击队内还是数一数二的。虽然没有达到那种专业水平,但射击场上百发百中的谭宗亮在面对篮筐时也会有弹无虚发的表现。此外,谭宗亮的乒乓球技术同样出众,他曾戏称“基本上达到了专业级别的水准,跟王皓能相持十几个回合呢”。

  当然,谭宗亮也是一个念旧的人,和他一起征战奥运的那把“老枪”可是真正的老枪,已经跟了他17年。对此,谭宗亮感叹道:“十几年了,这把枪已经跟我有了很深的感情,他已经成为了我身体的一部分。”

  “老枪”不哭 为母情伤

  杜丽哭了,朱启南哭了,但这一次,谭宗亮没哭,他是笑着走出的赛场,一路上和众多相熟的记者打着招呼。毕竟,23年的射击生涯,虽然不能用一枚金牌来画上叹号,但能够用一枚铜牌画上句号,也算是完满。当然,也有例外,在发布会上,老谭一度哽咽了,因为他想起了自己的母亲……

  决赛一刻 充满遗憾

  带着资格赛2环优势走进决赛场的谭宗亮并没有让自己的优势保持太久,第一枪就打出了一个令人吃惊的7.9环!两枪过后,谭宗亮已经从领先者变成了追赶者。最后一枪之前,谭宗亮位居第二,落后秦钟午1.9环。最后一枪,秦钟午的8.2环让人们看到了希望,但谭宗亮给出的答案只有9.2环……

  赛后,提起自己的决赛发挥,谭宗亮只能无奈地摇头,“决赛的确有机会,但把握得差了一些。50米决赛是所有项目中最不可预测的,50米的距离,没有支撑,运动员又在十分紧张、压抑的状态下进行比赛,起伏会非常大。每一枪实际上就是瞬间的一种感觉,一丝丝的差距就能决定一切。我只能说,7.9环对于我来说是不正常,但在这个项目上是正常的。”提起自己这么多年的拼搏,最终却只能用一枚铜牌聊以自慰,谭宗亮显得格外淡然,“拼搏了4届奥运会才换来一块铜牌,的确有些残酷,但人生就是这样,总是在遗憾中度过的,付出23年的辛苦,能够有一块奥运奖牌作为句号已经可以满足了。”

  难以尽孝 愧对母亲

  谭宗亮尽管是潍坊人,但37岁的他有16年是在北京射击场度过的,自己也成了半个北京人,在北京的朋友甚至要多过家乡人。

  由于常年的征战训练,谭宗亮已经许久没有回过家了,他认为这么多年来最对不起的就是自己年迈的母亲。“这么多年在外,我的家庭观念都淡漠了,我对不起我的母亲,我现在就想回家多陪陪我的母亲。”说话之间,谭宗亮哽咽了,但老谭终于还是忍住,没有让泪水夺眶而出。或许,除了未能尽孝,谭宗亮觉得愧对母亲的原因,是没有完成母亲交给的任务,因为谭宗亮的母亲魏素珍总是教育他,“干体育事业,就得拿顶尖的金牌。”

  继续举枪 不想放弃

  “这是我的最后一届奥运会了。”从走下赛场的那一刻起,谭宗亮嘴上总是挂着这句话。但当他的前队友杨凌问起他退役的计划时,谭宗亮却变得踌躇起来,“我曾经开过玩笑,说从成绩上我是比不过我师傅王义夫了,但我要在参加奥运会的届数上超过他。现在我还没有最后决定,如果祖国需要我,我会义无反顾地再次拿起枪。当然,如果这就是我的最后一届奥运会,我也会感到很幸福,一枚铜牌已经证明了我是一名优秀的运动员。”

  请为谭宗亮喝彩

  2环的优势,10发子弹的角逐,换不回那最高的荣誉;4年的辛苦,1461天的等待,换不回那梦想成真的一刻;4届的坚持,二十三年的拼搏,换不回一块金灿灿的奖牌……37岁的谭宗亮,还是没有把握住23年射击生涯中最好的一次机会,再一次和奥运金牌擦肩而过。当他走过我眼前,带着一种特殊的笑容,轻松谈论着23年的荣辱得失时,我忽然明白了什么叫洗尽铅华。

  他早已是中国射击界中一位响当当的人物,刚出道就曾战胜许海峰、王义夫两位奥运冠军,但从此以后,16年拼搏却始终未能获得奥林匹克的最高荣誉。当年他看着入队的杨凌,如今已顶着两枚奥运金牌的光环,身为记者向他提问。他之所以成为观众、媒体耳熟能详的人物,不是因为披金挂银,而是因为造化弄人,当年他的好搭档王义夫,如今同样顶着两枚奥运金牌的光环,身为教练为他指导。

  技术已不需磨炼,心理也早已成熟,50米靶场的距离,直径只有5厘米的10环根本无法看清,决定最后差距的,也许只有——命!但有时候,老天或许真的不够公平,一分耕耘并不等于一分收获。庞伟、郭文珺可以初次踏上奥运舞台,就能毫不动摇地屹立于最高峰;李对红可以四年卧薪尝胆,把银色染成金色。但谭宗亮却不能,4年不能,8年不能,12年、16年也不能。

  人们总是在谈论谭宗亮屡战屡败,可又有谁能想象他屡败屡战的艰辛。“成王败寇”的定律让他每一个轮回都要躲在别人的光环下,忍受着精神的痛苦、内心的折磨,从头再来。37岁的谭宗亮,尽管你的结局并不完美,但我要为你的坚守喝彩!

  本版撰文 津报集团奥运报道组

  记者 滕达(津报北京电)

已有 _COUNT_ 位网友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