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网站地图
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速射冠军陈颖竟是慢性子美女 最喜欢一气呵成感觉

http://2008.sina.com.cn  2008年08月14日04:53   人民网-人民日报
速射冠军陈颖竟是慢性子美女 最喜欢一气呵成感觉

  今天北京射击馆仅有一块金牌产生,它的得主是中国选手陈颖。在下午进行的女子25米运动手枪比赛中,来自北京的陈颖以总成绩793.4环的成绩夺冠,创造了新的奥运会决赛纪录,同时也为中国代表团夺得了第十五枚金牌。这也是中国射击队在本届奥运会上夺得的第三枚金牌。奥运冠军也使陈颖成就了自己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总决赛的大满贯。

  手枪速射的比赛很好看,枪手们单手举枪,瞄准目标,“砰!”的一声,同时出枪。短短3秒钟后,再次抬手,又是一枪。射速极快,频率一致,紧张刺激,电影里那些枪战的镜头也不过如此。然而,在这么激烈的枪战中胜出的,竟是一位慢性子的婉约美女,她的名字叫陈颖。

  打完最后一组子弹之后,现场观众都开始欢呼起来,成绩显示陈颖已经夺得了这个项目的金牌,可陈颖自己却不知从哪儿掏出一个小本,不紧不慢地对着自己靶位的显示屏,将成绩一笔一笔地抄在小本上,就像她自己说过的一样,“我是一个慢性子的人,对很多事情都不是特别着急”。但慢性子并不妨碍她在刺激的手枪速射上的成绩,对于这样一个“矛盾”,她自己的解释是:“我就喜欢速射那种一气呵成的感觉。”

  女子25米运动手枪的比赛规则复杂,预赛分成慢射和速射两个阶段,每个阶段分为6组,每组5发。慢射阶段规定每5分钟要完成一组,而速射则要求3秒钟必须完成一次射击。陈颖的“偏科”在预赛里就表现得很厉害,慢射一上来几组打得并不好,幸亏最后两组打出100环的满分,才将自己的名次提升到了第八,不至于落后太多。速射阶段就成了陈颖的天下,她发挥稳定,接连打出3个98环的成绩,最后使自己的预赛成绩排在第三,落后排名第一的蒙古选手奥特里亚德5环。

  决赛仅采用速射分胜负,每位选手打4组共20发子弹。对陈颖来说,这样的规则是她最喜欢的,不过要追上第一名5环的差距,也绝非易事。决赛开始,陈颖脸上还是一如既往的平淡如水。只见她抬枪便射,一发子弹追着一发子弹,间不容缓,前10发子弹均牢牢地钉在10环以里,尽管蒙古选手也发挥出色,但终究还是准不过快枪手陈颖,两人的差距从一开始的5环,到只剩下1.6环。

  第三组子弹,领先的蒙古选手在打完第十一枪后,突然举起另一只手,停止射击。原来她的手枪出现了机械故障,只能停顿,待重新装上子弹后再次发射。这个意外的小插曲也成为比赛的转折点,奥特里亚德似乎受到了干扰,第三组打出了3枪10环以下的成绩,陈颖趁机一举反超成功,以1.9环的优势占据第一。最后一组子弹,陈颖没有让来之不易的胜利溜走,她最后以总成绩793.4环摘得金牌,并创造了奥运会决赛纪录。

  挂上金牌的陈颖一脸幸福,两个甜甜的酒窝挂在脸上,怎么看也不像是一个年过30的女子,可实际上,她也算是中国射击队里的“老人”了。早在雅典奥运会上,当时被人们寄予夺金厚望的陈颖仅获第四。失望之余她并没有放弃,反而越战越勇,包揽了2006年世锦赛和2007年世界杯总决赛冠军,并以明显优势长期占据世界排名第一的位置。如今这块奥运会金牌也让陈颖成为继杜丽之后,中国射击队又一个“大满贯”选手。

  “我只把这当成一场普通比赛来打。”赛后,陈颖透露了自己夺冠的秘诀,“我还要感谢现场的观众,当我击发的时候场上非常安静,让我觉得心里特别踏实,而当我打出好成绩的时候他们在为我呐喊,这也让我有一种兴奋感。”

  编辑手记:

  雅典奥运会时,陈颖在25米运动手枪项目中获第四名,这次,她铆足了劲。中国射击队教练王义夫抑制不住兴奋,因为陈颖在该项目中完成大逆转,获得金牌。

  陈颖取胜的关键是扎实的射击技术和稳健的心理素质,比赛中,她甚至做到了心无旁骛。慢性子,成就了冠军陈颖。

  延伸阅读

  女子25米运动手枪,又称手枪慢射加速射。资格赛中,射手用小口径自选手枪对距离25米的靶射击30发子弹,每组5发,共6组,每组时限5分钟。慢射结束后,用小口径速射手枪对距离25米的靶射击30发子弹,每组5发,共6组,射手必须在3秒内完成一次射击。资格赛中排名前8的射手进入决赛。决赛中,每位射手进行4组,每组5发的速射射击。资格赛和决赛成绩之和为总成绩,以总成绩评定名次。1984年被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

  女子25米运动手枪是中国射击的传统优势项目,从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到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中国队一共在该项目上取得了1金2银的不俗战绩。

已有 _COUNT_ 位网友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