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2008年第29届奥运会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一枝独秀外却无优秀替补 中国跆拳道盼望甜蜜的烦恼

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06月26日10:30  中国体育报

  法国跆拳道队口中的强队之中有中国队。是的,三枚奥运金牌、两枚北京世锦赛金牌足以令所有人对中国队跷起大拇指,但是别忘了,金牌的拥有者都是女子选手。

  法国队是中国队心中的强队,他们不仅男子全线强势,女子也获得过世界冠军,男女均强才是真正的强队。面对奥运会,法国队出现了甜蜜的烦恼,这个烦恼自米凯尔和帕斯卡相遇之后就一直存在。同样被冠以“强队”的名号,中国队却没有出现像法国队一样的“甜蜜的烦恼”,无论是陈中,还是罗微,甚至是刘哮波、朱国、吴静钰,他们在各自所属级别都一枝独秀。形单影只的他们在旁人羡慕的眼光中承受着他人无法体会的压力和使命感,因为“你是惟一的,是最棒的。”其实这不公平,陈中等人的优秀除了个人天赋与勤奋外,更多的来自于身边陪练、教练、科研、保障团队的支撑,遗憾的是,除陈中等人外国内再也找不出第二个能与之抗衡的人选了,一旦他们中的某个人失败,整个中国在这个级别上就败了,因为跆拳道的赛制从来就是单败淘汰,每支队伍在每个级别只能选派一人参赛,因此,他们承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压力。

  为何我们会出现如此困境?首先是怕,怕与陈中等人撞在一起,过早出局影响成绩,由此有意避开陈中等人所在的级别,长此以往导致该级别后备力量不足;其次全运会级别设立完全向奥运会看齐(奥运级别仅是世锦赛级别的一半),再加上“怕”的因素,导致优势级别出现严重隐忧;最后与跆拳道在中国还未成为一个真正的优势项目有关。笔者个人认为,上述三点相互制约了中国跆拳道“甜蜜的烦恼”的出现。

  反观韩国、法国等这些已经发展成熟的国家,完全按照世锦赛级别发展,且每个级别都已经形成了一个梯队。奥运会人选是从世锦赛的二至三个甚至四个级别的竞争中挑选,压力在几个高水平选手者的竞争中淡化了,只是增加了教练组挑选的烦恼,正如现在中国举重的教练组、法国男子跆拳道的教练组。

  总的说来,中国跆拳道还比较年轻,法国比中国早发展了近20年,从8年前才开始有了竞争的双雄,再过10年,中国跆拳道也许会出现如此“甜蜜的烦恼”。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