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王皓做“一哥”需跨几大障碍 宿命牵绊外谁最难缠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06月03日00:13 新浪体育
放弃新加坡公开赛之后,到8月的北京奥运会前,王皓的国际比赛任务已经全部结束。在最近三站公开赛的男单比赛中,王皓赢得了中国站的冠军、日本站的亚军,韩国公开赛则进入前四名。由于是奥运会前最后几站积分赛,为了争夺好签位,高手纷纷倾巢而出,众多好手云集的场景非常容易让人遐想:想起过去,想着现在,也想到未来。 王皓与柳承敏:源自雅典的宿命牵绊 自四年前雅典一役过后,每次的“王柳大战”都会被极尽所能地炒作,几乎到了一种“疲劳轰炸”的地步。这样的做法本无可厚非,毕竟那场比赛不管给中国球迷还是给王皓本人都留下了如此不可磨灭的记忆,并且王皓在那场失利之后又经历过那么长时间的一段低谷期。然而实际上,王皓跟柳承敏在雅典奥运会之后有过很多次的交手,王皓依旧在胜率上保持着压倒性的优势,甚至去年他在男子世界杯中夺得个人第一个单打冠军头衔,也是在决赛中横扫了柳承敏;但是,人们仍然乐此不疲地拿雅典那场决赛作为噱头,估计王皓自己都会忍不住在心里犯嘀咕:到底我要怎么赢、大家才不会再揪着那场失利不放? 答案其实很简单:在足以与那场决赛媲美的紧张气氛中战胜柳承敏一次。柳承敏是公认的大赛型球员,说白了就是“人来疯”:打好了谁都能赢,打得不好谁都敢输。然而他一旦取胜,那必定是在关键比赛的关键场次,就像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人们不会记得他曾经输给过王皓多少次,因为已经多得数不清了;但是,人们会记得他赢了王皓的那次,因为光这一次,就让他在奥运会的冠军榜上永久地留下了自己的名字。去年萨格勒布世乒赛,他也在赛前不被看好的情况下一路杀入四强,期间淘汰了被有心“保送”到一个完全没有中国选手的1/4区的波尔,半决赛也一度让王励勤惊出了一身冷汗——如果不是肩伤的影响,那场比赛鹿死谁手还真是未知之数。王皓与柳承敏,两个本没有关系的选手,因为四年前的一场比赛,被放在了两个对立的位置上;恐怕真的只有王皓在奥运会中酣畅淋漓地大胜柳承敏,才能真正证明他真的已经迈过了这个坎,从而解开这宿命的纠缠。 王皓与马琳、王励勤:互为制约的三角 有人说,王皓、马琳、王励勤三人组成了一个最坚不可摧的铁三角,2008年奥运会的这枚男团金牌基本上很难旁落;但与此同时,这个铁三角里也隐藏了“相生相克”的微妙关系:王皓将王励勤挡在了雅典奥运会决赛的门外,王励勤曾两次从马琳手上夺过世锦赛男单冠军,而马琳在国际赛场上又一直对王皓保持着优势,最近一次是在日本公开赛决赛中取得了胜利。这三位选手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还都没有获得过奥运会的男单冠军:年近30的王励勤自是希望能够以一个奥运男单冠军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写上完美的尾声,已经拥有好几个世界杯冠军头衔的马琳也非常渴望能够用一个奥运男单冠军为自己梦想中的大满贯之路铺上一块坚实的基石,至于王皓,在经历了雅典的惨痛之后,他显然比谁都希望通过夺冠正名、同时也正式接下“国乒一哥”的头衔。 因此不管在男团比赛中如何并肩作战、共同为祖国争取荣誉,他们三人,终究是要在奥运会的男单赛场上真刀真枪地一较高下。从王皓的角度而言王励勤也许要好对付些,毕竟自2007年以来,他在国际赛场上基本上保持了对王励勤全胜的战绩,而且后者目前还处于状态低迷期,并且由于长期无法摆脱这样的状况而开始出现信心缺失的情况;而在国家队与他同属吴敬平教练麾下的师兄马琳,似乎才是更难缠的对手:某种程度上而言,王皓的部分技术是基于马琳技术基础上而生的,两人既有相通之处,熟悉程度自是不在话下,而对于直板选手而言,这样的“熟悉”等于让自己失去了一样平日的利器。尽管王皓近几年也已经在国际赛场上历经磨练,但出道比他早许多的马琳显然在经验方面更加优胜,倘若真在奥运会的赛场上狭路相逢,如何克服往绩和心理上的劣势、尽量发挥自己所长,是王皓需要考虑的问题。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