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皓马琳王励勤的奥运梦想:像英雄一样去战斗(2)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07月16日09:20 《乒乓世界》杂志
马琳:多亏了那场“生死战” 2004年夏天,马琳第一次踏进奥运赛场,属于他的这一届奥运会是蓝色的,爱琴海的蓝色。这个充满着神话的城市,赋予了马琳神奇的17天。在这里,马琳单打第二轮即负于瓦尔德内尔,而双打和陈玘一起夺冠。当马琳把国旗披在身上,眼含热泪地向观众示意,他的心里闪过那么一个念头:多亏了那场“生死战”! 2004年4月,雅典奥运会亚洲区预选赛,中国队的三对男双孔令辉/王皓,王励勤/阎森,马琳/陈玘竞争两个奥运会名额,根据队员们当时的状态,教练组首先确定了孔令辉/王皓的参赛资格,余下的两对男双,四个人,究竟用什么方式来做出选择,是当时教练组最大的一个难题。距离预选赛开始还有两天,一个决定悄然诞生…… 大家一直在等消息,已经到晚上9点到10点了,我和陈玘在友谊宾馆的房间里呆着直紧张!那天晚上,蔡指导(蔡振华)把我们和国梁,我们的主管教练吴敬平指导和他们一对的主管教练施之皓指导,叫到了一起,问我们同不同意打一场生死战。当时蔡导的意思是,你们可以打,也可以不打。不打的话,选择权就在教练和领导的手中;如果打的话,你们两对谁胜出,谁就代表中国队去参加奥运会双打的比赛。我们当时都没犹豫,都选择打一场比赛!与其把选择权交在教练手中,不如把主动权放在自己的手里。打“生死战”是我们四个人共同的选择! 知道这个结果之后,我和陈玘还有吴导和他爱人,四个人一起出去吃宵夜,好像是那种壮行饭一样。吃完饭结帐,99!走出来抬头看见墙上有个很大的钟,1点11分!这个我们都记得非常清楚,当时就说,好兆头! 那天夜里挺折磨人的,我和陈玘两个人都呼吸道感染,他一直吐,我不停地咳嗽,两人一直折腾到清晨5、6点。第二天快10点起床,急急忙忙去训练馆里进行适应训练。你可以想像,这场比赛明明不是奥运会,但是比奥运会更残酷!因为输了就意味着你没有资格去代表中国队打奥运会的双打比赛!对我们来说,它跟奥运会没有区别!但是它周围的环境,包括观众关注度,包括场地里的布置,跟奥运会又不可能相提并论。当时的紧张,是从内往外的紧张,那种内心里特别紧张,又释放不出来,憋着!在这个恨不得每平方厘米都十分熟悉的场地里,加上我们四个队员只有10个人,蔡指导当裁判,刘指导(刘国梁)翻计分牌,气氛要多压抑有多压抑。我和陈玘又都是兴奋型队员,这样的环境根本无法带动我们释放。 被称为“生死战”的这场比赛,至今充满了神秘的色彩。没有观众、没有媒体,甚至连平时加油助威的小队员都没有,偌大的训练馆里只有10个人。鉴于当时男双三选二属于绝对敏感的话题,这场神秘的比赛连一张照片都没有留下。据说,现场的10个人最后都哭了;据说,阎森和陈玘都有着超水平的发挥;据说,每一个人,都忘不了那天下午的每一个细节,成为了一辈子的记忆…… 第一局我们先5:7落后,最后11:9赢;第二局很轻松就输了;第三局我们是8:10落后,12:10赢;然后第四局又输了;二、四局我们比较难受,这两局是阎森控制我,当时阎森打得非常凶! 2比2打到第五局,10平以后我们赢了,比分好像是14:12左右;但是在第六局的时候,很轻松,他们一点戏没有,就三分,11:3,阎森崩溃了,我们赢了。 这些枯燥的数字,就这么深刻地烙在马琳的记忆里,四年多了,所有与“生死战”有关的一切,都悄悄躲在马琳内心的某个角落里,关键时候蹦出来,告诉他要选择坚强! 谁也没打过这种比赛,都不知道什么样的感觉。经过那场比赛,我和陈玘就像共同经历过一场战争似的,在一个战壕里面,最后在死亡里面冲出来!如果没有那场比赛的时候,我觉得我们两个在奥运会的比赛里,很难拿到冠军!如果要找一句话形容我当天的心情,只能是:从地狱到天堂!当时我觉得自己内心往外的一种火焰,一下就升起来了。如果没有这场比赛,我想很难拿到冠军。因为有了这场不同寻常的比赛,让我们互相信任、共同去承受奥运会这种气氛,这种压力。而且最关键一点,前面我的单打输了。如果没有这场“生死战”,我们俩的信任度会差很多! 在马琳的字典里,奥运会是一场勇敢者的游戏,谁最勇敢,谁就能把这场游戏玩到最后。每一场比赛你都是直面生死,都需要背水一战,这就是“生死战”的含义。 马琳说,他会把北京奥运会的比赛当成生死战一样去打。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