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网站地图
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差点被埋没的奥运冠军 “细妹”陈燮霞夺冠背后

http://2008.sina.com.cn  2008年08月09日17:43   中国新闻网
差点被埋没的奥运冠军 “细妹”陈燮霞夺冠背后

  8月9日上午,中国举重选手陈燮霞在北京奥运会女子举重48公斤级决赛中气势如虹,以总成绩212公斤打破奥运会记录,力压各路群芳获得冠军,为中国军团斩获本届奥运会的第一枚金牌。 中新社发 任晨鸣 摄

  中新社北京八月九日电 题:差点被埋没的奥运冠军——小记“细妹”陈燮霞

  中新社记者 沈晨

  若不是八一队举重教练高凯文的坚持,九日上午,人们也许不会在奥运举重赛馆内听到“细妹”陈燮霞为自己鼓劲的加油声。

  正是高凯文的坚持,中国又多了一位奥运会冠军。九日上午,二十五岁的陈燮霞在北京奥运会女子举重四十八公斤级比赛中,为中国军团摘得首金。

  九年前,陈燮霞遇上了个人体育生涯中的“贵人”——高凯文。

  那一年,陈燮霞一度灰心丧气,在广东省队集训一年后,她被退回到体校。这件让她感到难受的“糗事”,无意之中,却为她开辟了一个新天地。

  那一年,八一队举重教练高凯文去广州市体校看测试赛,要挑两个队员。“测试还没有开始,就看见有小队员在附近转悠,其中就有陈燮霞。”

  高凯文一开始也没有看中陈燮霞,但是他看中的队员未随他回北京。为了不让自己无功而返,他只好带着陈燮霞坐火车从广州回北京。“当时,陈燮霞甚至不会说普通话,我和她之间的交流大多由点头、摇头来完成。”

  陈燮霞跟随着高凯文踏上了一条通往奥运冠军的“康庄大道”。

  陈燮霞的家人之前没有想过什么“奥运冠军”。陈燮霞当初走上体育路,主要是家里人希望她能够不愁吃饭问题,不用再靠家里养活。奥运冠军,在那个时候,距离陈家很遥远。

  二00八年七月二十五日,成了决定陈燮霞命运的重要一天。就是这一天,中国举摔柔中心主任马文广,把冲击北京奥运会女子举重四十八公斤级金牌的担子压在了陈燮霞的肩上。

  陈燮霞的家乡——广州番禺区大坳村的乡亲们,得知陈燮霞出征奥运会的消息后,在陈家门前六百米长的机耕路上铺上石粉,道边也插上彩旗,红、黄、蓝、绿四色相间。村委还承诺,如果“细妹”夺金,村里送一千八百八十八响的鞭炮。

  陈燮霞的教练们不敢把她家乡的“巨变”告知,怕她因此而增加负担,影响冲击“首金”。“我不知道,家里的路修了。在此之前,我很少和家里联系。”陈燮霞夺冠后告诉记者。

  单纯的陈燮霞甚至无法在第一时间断定自己是否夺得了首金。“是首金吗?”她下场就问。

  “细妹”的心态很好。她告诉记者,无论是否涉及中国军团奥运首金,她都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今天,我拼尽了全力。”此前,她曾预感到自己会在北京奥运会上夺得一枚奖牌。但能不能拿金牌,她心里也没有底,所以干脆不考虑,只是全力去拼。

  陈燮霞的冠军之路,有一个小插曲不得不提。小时侯,她练举重,练得很苦,全身肌肉酸痛,向奶奶哭诉,不想再去练。教练告诉她,酸痛感一周后会自行消失。果不其然,教练的话应验了,陈燮霞也渐渐喜欢上举重。

  夺冠后,记者问陈燮霞,现在还感觉酸痛吗?

  她爽快地说:“只有爽!”(完)

已有 _COUNT_ 位网友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新闻排行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