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运站 > 中国备战 > 中国举重队征战北京奥运会 > 举重 > 正文
陈苇绫在为中华台北代表团夺得了一枚宝贵的铜牌后说:“现在我特别想回去练习,对,就是继续练!”
13年的举重生涯没有让她厌倦。
北京主场感觉真好
四年前,她在雅典仅获得第11名,总成绩是170公斤。四年后,她把成绩提高了足足26公斤。
在过去的13年里,因为常常没有教练,陈苇绫常常只能与孤独做伴。“男队去俄罗斯集训,教练都走了,把我一个人留在家里,我有一个月没有睡着觉。”在雅典,陈苇绫半边身体神经麻痹,就这样上了赛场。
“我手断了也不想放手,死都不要放手。”这是陈苇绫昨天最后一个出场向挺举115公斤发起冲击时的想法。如果她能举起这个重量,就将超越土耳其选手获得银牌。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体育馆里6000名观众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叫好声、加油声不断。陈苇绫的手一直在抖,但一直不放,当杠铃摔下来的时候,还砸到了她的脚。“我要谢谢这里的观众,他们给了我一家人的感觉,和我的教练、家人、朋友一样,都是我的支柱。”陈苇绫每次出场,都能充分享受东道主的待遇。
中华台北奥委会秘书长陈国仪赛后点评说:“来到北京,就等于我们主场作战。”
幕后教练来自大陆
“我要感谢张嘉民教练,是他给了我信心。”陈苇绫取得历史性突破的背后,是一位来自沈阳的教练。今年1月,张嘉民以“讲习”的身份来到中国台湾,成为陈苇绫的教练,“他对我说,你能够拿到奥运的奖牌。”
“教练说,我的技术动作很烂。我动作不对,他在心里面恨我。”陈苇绫透露了他和教练之间的小秘密,“有时候气到说我没希望了,气到不理我。说不理我,可他还一直在旁边偷看。”
“有张教练,我们训练的气氛就好多了,大家都看到了希望。”26岁的陈苇绫是48公斤级参赛选手中年龄最大的,“四年后我还想去伦敦,只要教练不放弃我。”
只是,张嘉民始终不愿面对媒体。
让妈妈过得好一些
“妈妈,我做到了!希望你以后不要叫我别练了!”面对电视镜头,陈苇绫大声喊了出来。陈苇绫1岁的时候,爸爸就去世了,妈妈一个人带大了三个孩子,“她很心疼我,一直叫我别练了。有时候我对妈妈凶,姐姐说我是不孝女,可我真的很想继续练。”
中华台北奥委会早就公布了对获得奖牌选手的奖励标准,铜牌可以获得500万台币,相当于100多万元人民币。“想好怎么花这笔钱了吗?是一次性领还是每个月领?”
“听妈妈的话。我想让妈妈过得好一些。”陈苇绫的妈妈学历只有小学毕业,目前在一家银行打杂,“我不是想说我可怜,我从小就没有父亲,全靠妈妈一个人带大,她真的很辛苦。”
启蒙教练廖志明说,陈苇绫能有今天的成绩,与她特别能吃苦是分不开的,“她全身都是伤,但教练给她的任务,她完成率是100%。有一次腰部受伤,住院住了一个月,动都不能动。”
追记:
在中国台湾,举重是一个很不受重视的项目,没有人知道陈苇绫,没有人关注陈苇绫。训练服装要她自己买,训练器材要她自己买,睡觉只有上下铺的双层床。
“我们同学都在食堂里看你的直播,大家都鼓掌为你加油,我们都是中国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学生们围住了陈苇绫,又是要签名又是要合影。在北京,陈苇绫第一次有了名人的感觉,更重要的,有了家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