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网站地图
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两瓶酸奶挽救的奥运冠军 胡总书记曾为陈艳青题词

http://2008.sina.com.cn  2008年08月11日18:55   新浪体育

  北京时间8月11日,在刚刚结束的北京奥运会举重女子58公斤级决赛中,中国名将陈艳青以244公斤的总成绩成功卫冕,为中国体育代表团添上本届奥运会的第8枚金牌。而在这位奥运冠军的背后,却有着鲜为人知的故事。从果农之女,到举重健将,到女大学生,以至于最后夺得奥运冠军,成为江苏省体育局副局长,陈艳青的背后有着太多太多的传奇。

  果园里飞出的女“海格力斯”

  作为希腊诸神之神宙斯的孩子,海格力斯因力大无穷而成为希腊神话中的大力神。而陈艳青作为一个普通果农的孩子,却如天神下凡一般完成了一个几乎不可能的神话。奥运冠军陈艳青出生在苏州西山,父母都是当地的的果农,而他们送陈艳青连举重也只有一个原因,让孩子可以当一个体育老师,有一个铁碗饭。11岁那年,正在打垒球的陈艳青被当时刚刚成立的苏州市举重队看中,从此走上举重之路,而这一举,就是18年的漫长时光。

  1994年,陈艳青进入江苏省女子举重队,曹新明是他的第一位教练。据陈艳青本人回忆,当时和自己一起连举重的人不计其数,而还是一个小家伙的她也更多的是拿着一个竹竿子在练基本动作,当时曹新明要带的孩子非常多,也并没有把陈艳青作为重点培养对象。直到94年,陈艳青终于依靠强劲的实力在众多选手中脱颖而出,得到了教练的青睐。此后陈艳青的成绩扶摇直上,使得师徒二人在95年被国家队挑中。并经历了她人生的第一个辉煌时期,96年以破纪录的成绩登顶全国冠军,1997年世锦赛冠军、1998年亚运会冠军、1999年世锦赛冠军,并且打破了当时的抓举和总成绩两项世界纪录。

  曹新明在谈到自己的弟子时表示:“陈艳青是一个天生的举重人才,柔韧性好,力量又大,技术也一直比较固定”。正是这些其他选手先天不具备的优势,让陈艳青一路成为世界举坛一颗最明亮的新星。

  奥运冠军靠两瓶酸奶挽救

  任何人在成功背后,都有着不为人知的挫折与磨难。天综奇才的陈艳青也不能幸免。在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国内选拔赛中,陈艳青以总成绩242公斤力挫群芳,这个成绩,足足比后来的悉尼奥运会冠军高了22.5公斤。但是就在此时,陈艳青遭遇了人生的一个重大打击:无缘代表中国队出征。

  当时国际举联规定,每个国家或地区最多只能派出4名选手,分别参加悉尼奥运会4个级别的女子举重项目。由于情报错误,中国队误认为朝鲜有一名选手,其总成绩也达到了242公斤。对于女举梦之队,参加奥运会就意味着拿金牌。权衡利弊,中国队出于整体的战略考虑,最终决定放弃58公斤级。

  这个人生的重大打击,对于已经深深爱上了举重这个项目的陈艳青来说是一个不可承受之重。陈艳青说,就在这时,她有了强烈的退役想法,到苏大开始大学生的生活。“当时我真伤透了心,看到平时再熟悉不过的杠铃我都会感到心痛。我失去了以往的激情,与其这样,还不如离开举重台。”但是曹新明却觉得,陈艳青就这么离开举重场太可惜了,因此萌生了劝说陈艳青重新出山的念头。

  开始的时候陈艳青说什么也不同意。不过曹新明并不死心。一天下午,陈艳青正在宿舍里复习功课,曹新明不请自到,手里还捧着两瓶酸奶。一股感动顿时涌上了陈艳青的心头。加之割舍不断的举重情怀。就这样,陈艳青重新握起了曾经伤了她心的杠铃。

  在雅典奥运会上,陈艳青第一次试举110公斤没有成功,陈艳青说,这个重量之前她仅仅举起过一次,当时的确有点担心,但为了荣誉,一定要把它举起来,凭着这个想法,陈艳青胜利了!说起此事,陈艳青仍是感慨不已。说如果不是当初那两瓶酸奶,恐怕就不会有今天的奥运冠军。不过这并不是陈艳青的终点,在又一次退役之后,陈艳青竟然在北京奥运会之前再次恢复训练,依然以毫无悬念的优势获得冠军。这不能不说是举重界的一个奇迹。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已有 _COUNT_ 位网友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