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首页滚动新闻图片视频分项新闻中国备战诸强练兵奥运场馆竞赛日程体育首页

南方都市报:一烟难禁

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01月08日12:10  南方都市报

  微波炉和吸烟室,被认为是本报总部办公大楼里最具人性化的设置。到了北京,从办公楼降格为记者站,微波炉也还有,吸烟室就难了。于是我等非烟民就惨了。

  干媒体的人里面,从来不缺老烟枪。在北京关门闭户的冬天,日复一日地忍受男同事们没完没了的二手烟,就俩字儿:痛苦。一听说北京因为奥运要禁烟,我那个高兴啊。

  据说奥运会期间,奥运赛场、奥运村、奥运指定医院、奥运指定宾馆、为奥运会服务的各种交通工具等八类场所都将禁烟。

  这不是北京的首创。巴塞罗那、亚特兰大、悉尼和雅典都是先行者。其中悉尼奥运会和残奥会最成功,凡涉及到奥运会的场馆、新闻中心、服务设施、酒店和奥运村一律禁烟。无烟奥运,甚至还促进雅典修改了自己的禁烟草案。

  早前,世卫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就公开呼吁,北京奥运要100%禁烟,还北京一片蓝天,给运动员一个干净和舒适的环境。

  我揣测,这位来自香港的女干事,此言一定发自肺腑。要知道,香港从2007年1月1日起,就在所有公众地点以及公众游乐场所内的大部分范围全面实施禁烟,且对违规烟民最高判罚5000港元。公共场合室内禁烟,和自觉排队一样,成为港人素质高的标尺之一。

  北京显然还不如香港。听说北京朝阳区开了一家全面禁烟的餐厅,但营业额因此下降10%;广州的绿茵阁一直分吸烟区和非吸烟区,但这也是骗人的,空气不流通吗?

  我曾在的士上看见绿色的禁烟标志,的哥马上叹了口气。据说一旦客人不听劝阻在车内抽烟,被监察员发现后罚的不是乘客是司机。某次,我在地铁站醒目的禁烟标志底下,问地铁站的工作人员,一旦乘客抽烟怎么办。我得到的是一个相当暧昧的回答。据说禁烟主要靠乘客自觉,对不守规定的乘客以说服教育为主。

  哦,原来禁烟还是要靠自觉。

  以办公室那杆烟枪为例,在不抽烟不过瘾也写不出稿的情况下,抽烟既不降低评级也不会受通报批评,那谁怕谁呢?就算贴张“为绿色奥运,请自觉在室内禁烟”的大标语也不顶用吧。

  记者胡群芳 (本报北京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