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首页滚动新闻图片视频分项新闻中国备战诸强练兵奥运场馆竞赛日程体育首页

清华北大同是中国体育启蒙重镇 优良传统保持至今

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01月09日11:37  体坛周报

  尽管北大与清华未曾像剑桥、牛津进行划船比赛而驰名世界,但北大与清华在启蒙中国人的体育观念上自有其独特的贡献。

  北京大学不仅学术成就斐然,其体育也有殊荣。曾任北大校长的蔡元培就是近代中国体育教育的先驱。清代末年,中国闭关锁国多年,国力贫弱,国人对现代体育几乎一无所知。西方把中国人讥笑为“东亚病夫”。针对这样的奇耻大辱,蔡元培提出了“完全人格,首在体育”的观点。他最早把体育纳入教育,并倡导:“今经科学发明人之智慧、学术,皆由人之脑质运动之力而出。故脑力胜,智力富。身体弱,则脑力衰。新教育所以注重体育运动,实基于此。”

  蔡元培任北大校长期间,不仅扶持赛跑、球类、摇船、游泳、体操等体育项目,还聘请优秀的体育导师,指导学生的田径、骑术、和球类运动。1922年后,北大增设体育教师,规定每周3学时,教授学生练习柔软体操和各项球类,预科生作为必修课,本科生则自由选习。蔡元培用生动的语言对学生提出希望:要有“狮子样的体力,猴子样的敏捷,骆驼样的精神”。1920年春,蔡元培在北大招收女生,开创了我国大学教育中男女同校的先河,蔡元培在北大同样为中国女子参加体育运动做了表率,他号召全国学校推动妇女体育,培养女子体育人才。

  50年代,马寅初担任北大校长。他也是一个体育倡导者,在他任期内北大的锻炼氛围尤其浓厚。他在鼓励学生加强锻炼的同时,自己也以70多岁的高龄身体力行。他每天都登景山和万寿山,每天早晚两次冷水浴,即使三九严寒也不停止。马寅初的执著感染了不少北大人,他也成了传承北大体育传统的典范。

  2007年1月25日,中国奥委会与北京大学签署了《中国奥委会与北京大学合作协议书》,标志着北京大学正式成为为2008北京奥运会提供科技服务的合作单位,这是中国内地高校中唯一获得这一荣誉的高校。

  与北京大学一样,清华大学也是中国体育的启蒙重镇。而清华大学崇尚体育的传统得以形成,应归功于清华早期的校领导和一大批思想先进的中外教师。从早期的校长周诒春以至后来的曹云祥校长、梅贻琦教务长,他们都具有共同的办学理念,即“德智体三育并重”。

  建校当年,清华便着手成立了由各年级学生参加的体育协会,并相继成立各种体育代表队,既有以西式体育训练为主的足球队、篮球队、棒球队、田径队、网球队等,又有以开展国术之拳击为主的技击会。清华的体育活动还有了严格的规章制度,学生毕业前通过“五种运动”的达标测验,才具备了毕业留学的资格。吴宓(1916级)、梁实秋(1923级)分别因跳远、游泳不及格,经补考通过才得以毕业出洋。

  1925年,清华学校成立大学部。翌年,设立17个学系,体育学系为其中之一。1930年,马约翰等倡导成立“五大学体育会”,进一步将体育精神和体育道德由校内推及校外。马约翰于1914至1966年间在清华大学任助教、教授、体育部主任等。在从事体育教学52年的实践中,研究了体育运动的规律,编制出各种徒手操近百套。他提出“动是健康的泉源”。他认为“运动场是培养学生品格的极好场所”,体育的价值可以迁移,“体育运动的教育价值,不只限于运动场上,而且能够影响整个社会。马约翰也被后人称为“我国体育界的一面旗帜”。

  北京最早的国际体育交往是1913年第一届远东运动会。清华学校、汇文大学、协和书院三校选派了9名学生赴菲律宾参赛,此举开中国学校参加国际竞技之先河。前14届华北运动会,清华参赛12届,7次获得团体总分第一;前8届远东运动会,70位北京参赛选手,清华选手占了31位,这期间清华在校生人数未超过600人,足见清华体育成就之辉煌。

  1954年,在蒋南翔校长的倡导下,清华大学各个体育代表队相继成立,其中包括田径、技巧、足球、篮球、排球等5个项目,参加人数200余人。1959年,蒋南翔校长又提出“业余赶专业”的清华体育奋斗目标。同年,清华大学第一次夺得北京高校田径运动会男子总分、女子总分、团体总分三项冠军。1957年11月29日,蒋南翔总结提炼出了“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口号,从此,这个脍炙人口的号召便成为清华大学博大精深的文化理念中重视体育、崇尚体育的一个标志。

  清华优良的体育传统一直延续至今。2003年,清华有6000多人参加北京国际马拉松赛,282人跑完全程。而到了2006年,已经有489名清华人能够跑完全程。清华大学现有篮球、排球、网球、乒乓球、健美操等30余个学生协会,每年举行课外竞赛数千场,参加人数约4万人次。钟灵毓秀,水清木华。一代代清华人勇于实践,积极探索,走出了一条具有清华特色的体育强校之路。 ★王燕琦、金汕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