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林匹克博物馆红红火火迎奥运 洋溢浓郁中国特色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02月06日15:38 新华网
新华网洛桑2月5日电(记者杨伶)拾级而上的小路红带蜿蜒,廊檐上高挂着大红灯笼、馆顶上部摆放着红色的“天坛”……5日,当记者走近位于瑞士洛桑的奥林匹克博物馆时,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场景;走入馆内,更是一片“中国红”,其中,“北京2008”几个字格外引人注目。 为了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到来,洛桑奥林匹克博物馆从2月到10月举办“北京2008”大型中国文化展。为了配合展览,刚刚修缮一新的奥林匹克博物馆处处装饰着“中国红”,几个展厅内,照片、图片、纪录片,声、光、电、影,各种形式,各色展品,都向前来参观的人们展示着中国古代和现代的文化和文明,展示着中国与体育、中国与奥林匹克精神紧密相连。 整个奥林匹克博物馆,从道路、花园,到大门、展厅、天台、走道,甚至临时搭起的帐篷,都成了“北京2008”文化展利用的空间。组织者精心设计了展览的布局,悬挂在大堂中央的巨型红气球上书写着五个中文大字“东西南北中”,向游客指示着不同的展厅和展览内容:“南”,是面向莱蒙湖的博物馆的花园,路两旁飒飒作响的红色招贴画,拾级而上的红色飘带,高高耸立的大红门廊,都吸引着游人前往参观;进入博物馆,“北”部,则是主题为“体育与社会”的展厅,介绍了中国的体育发展,如古代的蹴鞠、马球等体育项目,以及武术和气功等,也着重介绍了中国社会与体育的密不可分。向“西”,则是以“建筑·城市化·环境”为主题的展厅,展示了中国的建筑文化和城市化进程,以及中国在保护环境方面取得的成绩。“东”,则是中国文化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设计与书法”,这里除了介绍中国博大精深的书法文化外,更介绍了中国现代的设计艺术和理念。 参观完馆内,记者随即登上博物馆的天台,一个竹子做支架,仿造中国天坛祈年殿形状的大红殿宇模型呈现在眼前,映衬着蓝天、白云,湖光山色,红色分外明亮迷人。奥林匹克博物馆负责人弗雷德里克·加莫莉介绍说,这是中国的天坛(祈年殿)。不料,一位正在参观的瑞士女学者提出了不同意见:“中国的祈年殿应该是蓝色,不应该是红色。”加莫莉解释说:“用红色是为了与整个展览的基调和色彩相符。”不料这位出过一本中国画册的女学者坚持说:“我对中国非常了解,天坛是蓝色,不是红色,天坛配上红色就不再是天坛,所以你们应该改正。”加莫莉递给我一个求助的眼神,我连忙说:“这个模型与天坛(祈年殿)形状相同。中国人最讲究的是神似,所以称之为红色天坛也无不可。你们都是中国通,说的都对,最高兴的是我,看到有这么多人喜欢中国文化。”她们两人听了都笑了。 奥林匹克博物馆馆长弗朗西斯·加贝特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在每届奥运会(夏季奥运会和冬季奥运会)举办之前举行类似的文化展已经成为博物馆的惯例,不过,今年的“北京2008”中国文化展规模较以往大,形式也更多种多样,是迄今为止博物馆举办的最大规模的此类展览。当记者询问其中的原因时,加贝特笑了,他说:“奥运会是一年一年在发展的。不过,中国是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大国,我们举办如此大规模的文化展也就不奇怪了。” 此外,加贝特还介绍说,除了这个大型展览外,从2月份中国农历新年开始一直到10月份奥林匹克周结束,奥林匹克博物馆还将举办一系列的与中国文化和教育有关的活动。届时,将会有不同年龄、不同领域、不同文化的人们通过各种方式参与进来,了解中国文化,欣赏中国的独特之处。 流连展厅之中,一幅幅熟悉的场景,一张张熟悉的运动员面孔,一段段优美的中国民乐,都让人陶醉于中国文化氛围当中。猛然,奥委会主席罗格说的一段话映入眼帘:“北京奥运会不仅是一个欣赏高水平体育运动的机会,也是一个更好地了解北京、了解中国的机会——现在北京和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如此重要。这也是奥运会的宗旨之一:团结各国人民,推动文化交流。”(完)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