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第29届奥运会

食品进奥运场馆须闯9道关 海淀进驻专职保障团组

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04月26日09:53  新京报

  本报讯 (记者魏铭言)从凌晨4时送达的第一批早餐,到夜晚11时的夜宵,奥运期间,赛场内的每一份食物,都须经过温度、甲醛残留、农药残留、容器清洁度等至少9项卫生安全指标检测,才能放心送上“餐桌”。

  昨日,海淀卫生局奥运保障办宣布,辖区内31个奥运场馆、3处涉奥场所及23家奥运签约宾馆现均已进驻专职奥运公共卫生保障团组。各团组至少包括医生、卫生监督员和疾控工作人员各一名。

  据介绍,奥运期间,驻场公共卫生保障团组须实时监测场馆内空气环境质量、饮用水水质、食品卫生状况,有效杜绝场馆内食物中毒、生活饮用水污染及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目前,保障团组正对新建、改扩建奥运场馆布局的公共卫生安全性进行最后审查,对场馆内日照度、温度、湿度、空气中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可吸入颗粒物含量等卫生指标进行监测,对生活饮用水,开展重金属、余氯等有害因素的筛查。

  据介绍,奥运时进场馆的每一件冷藏食品,驻场卫生监督员首先负责察看食品加热的“微波隧道”是否正常运行,监测食品表面温度和中心温度;从凌晨4时首批早餐运达场馆,包括中、晚餐、运动员的茶点、贵宾室的餐饮,直到晚上11时的夜宵,每份食物端上桌前,还须通过数字化检测试剂或仪器,快速监测食物中酸碱、过氧化值、甲醛残留、农药残留等指标是否超过正常值。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