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北京奥组委出版翻译手册填补奥运史空白(2)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07月15日01:26 竞报
从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史来看,奥运会之所以能够长期、健康地发展,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现象。我们看到,每届奥运会后,都会留下大量的文献和出版物。这些资料对以后举办奥运会的国家,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性作用。以往奥运会的此类文献资料均由外文、主要是英文或法文撰写,很少有中文版本,因此我们北京奥组委觉得有义务为奥林匹克运动留下这样一本工具书。 北京奥运会也是一个国际性的盛会,很多国外观众都非常关注。为了让他们更好地了解北京、了解奥运会,作为北京奥组委需要给他们搭建这样一座交流的桥梁。 问:很多人包括多次采访奥运会的记者都不能够准确地表达所有奥运会的专用词汇,您能否给我们举个例子呢? 答:比如在如何表述北京奥运会这个问题上,最准确的说法应该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翻译成英文应该是“Beijing 2008 Olympic Games”,其形式是城市+年份+奥运会,但我们就经常看到一些人把先后顺序搞乱。还是这个词,我们还看到一些出版物里把“Olympic”写作“Olympics”,后边多加了一个s,这些都是不准确的表述。 问:在这本凝聚众多创作人员心血的翻译手册中,您认为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答:最大的特点是方便、实用,我们选择的都是最常用、在奥运会赛时出现频率高的词汇。另外,这本书与其他工具书最大的不同就是,它收集了大量精美的图片。比如京内外全部37个奥运场馆的照片,全部由专业摄影记者在近期拍摄。另外还有很多图标,如福娃、福牛、志愿者标志等,这些图标必须经过奥组委授权才能够使用,所以这本手册应该是图标最全的一本。还有就是这本手册在出版过程中得到了国际残奥委会的大力支持。 问:国际奥委会对这本书是如何评价的呢? 答:国际奥委会对这本手册的评价是:这本书本身就是一份重要的文化遗产,北京奥组委对奥林匹克运动作出了重大贡献。 编辑出版这样一本手册,是奥运会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因此国际奥委会对这本手册很关注,国际奥委会和残奥委会也都发来了贺词。今年2月翻译手册出第一版的时候我们主要是在内部发行,同时也赠送了一些给国际奥委会。他们看完这本书后鼓励我们向社会公开发行,让更多的人受益,我们接受了这个建议。 现在我们已经印刷第二版了,马上就会公开出版发行。第二版比第一版又有了一些调整和增加的内容,比如我们在第一版的基础上增加了1600多个词条以及100多幅图片,我们希望大家能够喜欢这本书。 竞报记者 李佳/文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