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2008年第29届奥运会
跳转到正文内容

辽宁海城高跷舞进奥运会开幕式

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07月19日12:12  辽宁日报

  本报记者 金荣生 谢文君 刘立纲

  锣鼓、唢呐,扭、逗、浪……7月18日,奥运会火炬接力鞍山站传递的起跑仪式上,一个深烙着“鞍山符号”的特色表演——— 海城高跷,这个源自辽南、被誉为“木棍上芭蕾”的民间艺术瑰宝,为火炬传递助兴,为中国奥运加油。

  从全国众多候选节目中脱颖而出,将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进行3分钟表演,是东北三省唯一入选的民间节目。经过层层选拔和审查,海城高跷艺术团的高跷秧歌表演从全国各地推荐的130个节目中脱颖而出,被初选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前助兴演出节目。8月8日,由65人组成的海城高跷秧歌队将向全世界展示中国民间艺术的神韵。

  据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海城民间高跷秧歌艺术团团长邢传佩介绍,海城高跷秧歌充满激情的表演以及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使其在大量候选节目中脱颖而出。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导演组认为,海城高跷秧歌独特的舞蹈造型与精妙的高跷绝技能够彰显出我国民间舞蹈的迷人风采。邢传佩告诉记者,由于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所在场馆“鸟巢”的舞台非常大,现场表演需要相应夸张。邢传佩说:“我们团的节目在中央电视台演播厅表演时是22人的演出阵容,这次我们将编排65人表演的节目,这对我们来说可谓规模空前。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导演组要求我们充分展示出海城高跷秧歌的绝活,以便让观众看到 ‘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好节目。所以我们还需要把海城高跷秧歌编排出新意,力求丰富节目的表演层次。”

  具有300多年历史的海城高跷秧歌是东北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经数代民间艺人和专家的加工、整理,形成了热烈、粗犷、自由、奔放的表演风格。演员通过淋漓尽致的表演,表达出人们欢庆丰年的喜悦之情,抒发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向往。邢传佩告诉记者,海城高跷是一种综合性的表演艺术,扭、逗、浪有机结合,动静有致,腰腕膝肩韵律奇特,道具简便用法奇妙,以虚代实虚实结合,具有独特的东北民间舞蹈审美特征。由于海城高跷秧歌表演手段丰富,扭中有浪,浪里见美,美中见俏,俏中有哏,颇受观众喜爱。

  据邢传佩介绍,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当晚,在“鸟巢”的北舞台,海城高跷秧歌代表队将在文艺演出中间出场,表演时间为3分钟。初选后,北京奥组委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海城高跷秧歌代表队现正研究修改。从北京返回后,邢传佩将立刻安排演出服装、道具,并为参加演出的演员进行信息采集。7月28日,海城高跷秧歌队演职人员将在北京集合,参加随后进行的3场大型模拟彩排。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