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首页滚动新闻图片视频分项新闻中国备战诸强练兵奥运场馆竞赛日程体育首页

国内业余高手郭晓宏的羽毛球情缘:羽球改变我人生

http://sports.sina.com.cn 2007年11月05日08:25  北京日报

  蝉联三届全球华人杯羽毛球赛冠军,国内羽毛球业余第一高手……提起“老头”郭晓宏的名字,在中国业余羽毛球界可谓大名鼎鼎。说起郭晓宏的经历,颇有几分传奇色彩。这个一天体校没进过,一天专业训练没练过,全靠自学成材的业余羽毛球高手,竟然能够与国家队的专业运动员一较高下。

  “迄今为止,40岁以上的只有三个人打败过我:一个是原马来西亚队的队员,另外两个就是原国手赵剑华和熊国宝。”老郭不无自豪地夸耀道。除这三人以外,老郭现在还真有些“曲高和寡”的架势。从1999年初次登上业余比赛的舞台开始,他几乎每场比赛都能拿到冠军,这一点从他靠参赛获得的大量奖品便可见一斑。在中国羽毛球协会主办的一些业余比赛中,老郭更是被点名规定只能参加由退役选手组成的精英组比赛。

  对于自己能够自学成功的秘诀,老郭颇为坦率地说就是一个字:痴。“我这个人没有什么别的爱好,除了爱打球,就是爱看别人打球。边看边琢磨,要是我,这个球应该怎么打、那个球打丢了是什么原因……这么多年来,凡是在国内举行的国际大赛,我几乎场场不落,自己掏钱买票进去观战。虽然钱搭进去不少,但收获也非常大。尤其是每次看完一场高水平选手之间的对决,我都会觉得自己的水平仿佛又提高了一大截。”由于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老郭打球的动作算不上十分规范,但这却丝毫没有影响到他赢球,用他自己的话说:“我的球感好,手上的假动作多,经常能骗得对手找不到北。另外,我这人好钻研,尤其是对技战术特别感兴趣,这么多年的球看下来我也总结出了不少比赛经验。”

  1982年,18岁的郭晓宏初次接触羽毛球这项运动,没想到这一打就是二十几年。“那时候,几乎每天早上我都会到西单商场或历史博物馆门前打球。当时,羽毛球在北京并不十分普及,正规的羽毛球场地也只有数得过来的那么几个。而如今,各式各样的羽毛球俱乐部随处可见,爱球、懂球的观众也越来越多。随着北京奥运会的日益临近,世界级的高水平赛事更是频频光顾北京。”说起这二十几年来的变化,老郭如数家珍,“看了二十几年的球,2005年在北京举办的‘苏迪曼’杯是留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一届比赛。那是‘苏迪曼’杯第一次来到中国、来到北京。很多观众为了一睹世界级名将的风采,纷纷买票前去观战,男子团体决赛的门票更是一售而空。决赛那天,现场的气氛特别热烈。到现在我还清楚地记得,当林丹大力扣杀得分后,全场观众有节奏地齐声发出喝彩声;当看到对方打出一记漂亮的轻吊时,现场观众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赞叹声。这一个个细节,让我深切感受到了十多年来,中国观众文明素质的显著提升,也让我对明年在咱家门口举行的北京奥运会充满了信心。”

  前段时间,“好运北京”国际羽毛球邀请赛在北京工业大学羽毛球馆举行。对于此次比赛,老郭笑称自己日思夜想了好多天,“我从报纸上了解到,这个羽毛球场馆是第一个专门为羽毛球比赛设计的奥运场馆,场馆的硬软件水平都十分先进。我一直期待能够走进那里亲身体验一下,这次比赛给我一个这么好的机会现场观赛,我感觉不虚此行。”

  如今,老郭已经是两家羽毛球俱乐部的董事长,“我们的俱乐部一直是北京市业余比赛的冠军,因为加入我们俱乐部的成员都必须要经过考核,需要具备一定的水平才行。现在,我们每周都坚持活动四到五次,成员人数也已经从最初的几个人壮大到了几十人。”老郭颇为自豪地说道。在老郭看来,是羽毛球改变了他的人生。在他眼中羽毛球已经不仅仅是一项运动,它更是一种文化。“我的生活是通过羽毛球展开的,我生活的圈子与羽毛球息息相关,羽毛球就是我的世界,我这辈子都离不开它。”

  本报记者孙弢RJ212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