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第29届奥运会

甘为羽坛打牢地基--记高崚等的启蒙教练黄钢伟

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02月20日03:55  人民网-人民日报

  叱咤羽坛的高崚,无人不晓;但黄钢伟——曾经培养过韩金娜、刘璐、姚洁、高崚等多位世界冠军的羽毛球教练,很少有人知道。“培养冠军像盖房子,首先要把地基打牢、打稳,我做的是打基础的工作,虽然没有名、没有利,但我看到自己的学生出成绩就很满足。” 黄钢伟说。

  年近五十的黄钢伟自1981年从湖北省羽毛球队退役后,一直是湖北省体育运动学校羽毛球班的教练。

  上世纪80年代,我很“风光”

  对教练工作的热爱缘于对羽毛球运动的执著,也缘于黄钢伟教练生涯“辉煌”的开头。“上世纪80年代我可‘风光’啦!”黄教练很得意地说,“那时,我带的学生每届全国少年羽毛球比赛都拿冠军,曾保持了团体冠军‘三连冠’,有一年包揽了8块金牌。”

  湖北省体校是省级专业队的后备人才储备库,能选入的学生都是百里挑一的好苗子。“高崚是1989年入校的。进校时孩子们大多只有10岁上下,我们还要通过科学检测,预测他们未来的身高。高崚当时9岁,个子很小,但我们预测她将来不矮,才收下她。”黄钢伟说着还拿出一张当年的照片,小高崚在同学之中的确显得比较“袖珍”。

  面对这些小学生、初中生,黄钢伟的训练工作就是“基础再基础”、“重复再重复”。不标准的动作,不正确的步伐,黄教练手把手、一点点地教。“我相信,只要把基础打牢,运动员进了专业队就只等着出成绩了!”找准每个运动员的特点并因材施教,也是黄教练的任务,据她观察,高崚头脑灵活、悟性高,动作细腻,但脚步挪动稍慢,不太适合打后场。“所以,现在她打双打就找对了路!”

  儿子的“阿姨”,学生的“妈妈”

  黄钢伟最“风光”的时候,也是她的生活最艰苦的时候。“那时候学校的条件比现在差远了!而且偏僻得很!”湖北省体校所在地在20年前是“城乡结合部”,从学校到最近的公共汽车站要步行1个小时左右。由于当时学校的羽毛球场还在建设中,黄钢伟还得带着学生每天往返几个小时,到位于武昌市中心区的湖北省羽毛球队训练馆“蹭场子”,“专业队在训练时,我们就上文化课,瞅着中午或下午他们不练时,我们赶紧上场挥两把。”黄钢伟说。

  1983年,体校羽毛球场建成后,黄钢伟就在学校“扎了根”:没分房时,她和学生一起住宿舍;分了房子,她也只有周日才能回父母家看看儿子,当天还要匆匆赶回学校。工作太忙,儿子还没满月,黄钢伟就把他交给母亲带。“记得他刚学会说话时,我回去看他,我母亲教他喊妈,可他憋了半天,却叫了声‘阿姨’。”想起这些,黄钢伟眼里涌出了泪花。

  儿子不在身边,黄钢伟把母爱分给了学生。“学生都那么小,我们不光是教练,还是‘保姆’!”黄钢伟笑着说。10多岁的孩子初次离家,难免不适应。“当年韩金娜还躲在被窝里哭呢,我问她怎么了,她说‘我想妈妈’。”聊起这些,黄钢伟忍俊不禁。这种时候,她就得安慰、疏导。周末,她把外地学生叫到家里同吃同住。在黄钢伟眼里,“不管学生是贫是富,技术是好是差,我都一视同仁。”正因如此,2005年,她所培养的耳聋残疾学生江佳蕾获得了第六届全国残运会羽毛球女单冠军。

  用坚守迎来事业“第二春”

  上世纪90年代末,在“教育产业化”的浪潮中,取消“公费”待遇的湖北省体校,面对各类单项体育学校和经济发达省份体校的激烈竞争,选“苗子”的“优先权”自然丧失。“有的学生刚进校时一点基础都没有。生源质量不行,再怎么教也出不了成绩,再要参加全国少年羽毛球赛我都不太敢去了。”黄钢伟噙着泪花说。那时候,只要出去教业余爱好者,赚钱特别快。可黄钢伟心想:“一个人做事不能分心。要我分心,除非让我不当教练。”

  黄钢伟最忧心的是湖北羽毛球人才的“断档”危机。改变现状,不可能靠个人努力,还需要一整套制度保证。今年,湖北省体育局宣布,将扩大对体校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并用财政补贴学生运动员的吃、穿、器材之用等。上世纪80年代建成的体育场馆开始了“大手术”,新的场馆即将拔地而起……黄钢伟欢欣鼓舞,她说:“我们体校赢来了‘第二春’,我们教练更要努力,创造事业的第二次辉煌。”

本报记者 田豆豆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