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金玉良缘情献北京奥运会 回首往昔再历奖牌诞生记http://2008.sina.com.cn 2007年03月28日09:28 北京日报
2007年3月27日,奥运会倒计时500天之际,一位“贵客”的到来,使首都博物馆的庆祝方式显得与众不同——2008年北京奥运会奖牌将在这里初露芳容。 三方红绸,聚焦着现场所有人的目光,摄像机、照相机也齐刷刷地对准了她。绸缎滑落,北京奥运会奖牌金、银、铜牌依次而列,惊艳全场:正面,插上翅膀的胜利女神奈基轻盈地站立在希腊潘纳辛纳科竞技场内;背面,晶莹剔透的玉璧镶嵌其上,玉璧中央金属部分镌刻的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国印”散发着沉静的光泽;整体造型尊贵典雅、富丽祥和,完美体现了中国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的融合。 市委书记、北京奥组委主席刘淇对奖牌设计评价说,“北京奥运奖牌设计是重要的工作,它体现了‘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要求目标。在传统的金属牌上第一次创造性地使用中华美玉,使2008年奥运奖牌既遵循了国际惯例,又增加了中国特色。玉文化是中华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玉表示着美好、尊敬、相爱、相助的内涵,象征着中华文明,也诠释了团结友谊的奥林匹克精神。含玉金牌既体现了对获胜者的尊重,又是一件精美的工艺品,是中西方文化结合的产物,受到国际奥委会的肯定,也必将受到运动员的喜爱。” 以玉比德灵感源自中国玉文化 国际奥委会规定,设立奥运会奖牌(金、银、铜牌),是对为奥林匹克运动做出突出贡献的团体和个人的表彰。到2004年雅典奥运会,奖牌正面图案有了新规定:背景由古罗马竞技场改为希腊潘纳辛纳科竞技场,胜利女神插上翅膀,并由原来的坐姿改为站姿。北京奥运会奖牌将沿用这一改动,并自主设计奖牌背面。 2006年1月11日,北京奥组委向全球发出公开征集奖牌设计的邀请,并向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等11家专业机构抛出定向邀请的绣球。 接到邀请函,杭海、王沂蓬、许平、肖勇、刘洋、薛梅……中央美院的4位老师11位学生,立刻组建了工作室。准备工作在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奖牌小屋”的工作室里紧张进行着。 和老师一起设计奥运会奖牌,年轻的学生们难以抑制激动的心情。正在上大学四年级的刘洋,暂停了找工作的事,常常在工作室呆到深夜全然忘了宿舍关门的时间。后来,他干脆趴在桌子上,搭件大衣便睡了。 没过多久,第一批设计方案出炉了。书法、祥云、中国鼓……大家仔仔细细对几十种方案进行了讨论。虽然创意很丰富,但找不出哪一种是大家都满意的。 “奥运会奖牌设计为什么不能用玉呢?”不知道谁的一句提醒,在冥思苦想的大伙儿中炸开了锅。“对啊!俗话说,‘有国必有玉,无玉不成国’、‘君子比德于玉’,中国几千年的玉文化不正是鲜明的中国特色吗?”受到启发的杭海教授立刻查阅了国际奥委会关于奖牌设计的规定:冠军和亚军的奖牌必须是银质,纯度等级至少在925和1000之间,冠军奖牌须镀有总重量不小于6克的纯金,季军奖牌须为铜质。也就是说,在保证奖牌材质和重量的原则上,是可以加入其他材质的。灵感突发的大家,立刻四处搜寻资料,埋头于中国玉文化的研究中。几天过去,一张东汉龙纹玉璧的图片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就是要这种雍容华贵、顾盼生辉的感觉。”大家达成共识,决定以玉璧来设计奖牌。一个多月过去,经过反复推敲和修改,设计图完成了:奖牌背面的边缘为金属,中心为玉,玉中央“端坐”着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国印”。 2006年3月26日,奖牌征集活动的最后一天,中央美院设计团队向北京奥组委递交了名为《佩玉》的奖牌设计方案。 179件作品《佩玉》方案脱颖而出 3个月时间,北京奥组委共收到来自我国25个省市自治区和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及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德国等10多个国家的应征作品265件,其中,有效作品179件。 2006年4月13日,由国内艺术、雕刻、造币等领域著名专家组成的北京奥运会奖牌设计征集活动评审委员会对179件有效作品进行了初评。北京奥运会会徽、鸟巢、天坛、圣火……10件各具特色的设计方案崭露头角,而《佩玉》获得了评委们的一致好评。经过热烈的讨论,评委们对《佩玉》的修改意见集中在化繁为简上:玉上雕会徽,从美学上来讲层次感比较模糊,建议把玉简化成玉璧,并在玉璧中心的金属部位雕刻会徽。奖牌背面的简洁设计和奖牌正面的复杂设计相搭配,“一简一繁”,正好相映成趣。 于是设计团队立刻投入到紧张的平面修改工作中,同时,还要为一个月后的复评制作奖牌的整套实物模型。日历很快翻到了6月7日,奖牌评审委员会对10件入围作品的实物模型(奖牌、挂带、包装盒、证书)进行了复评。评委们对每件作品的奖牌样式、挂带颜色、包装盒的形状和证书的制作工艺都进行了仔细的比较和研究。最终,《佩玉》以其出色的整体设计高票入围,并与另外两件作品《星云》和《圣火》一起提交给北京奥组委执委会审议。 6月30日,在北京奥运大厦3楼会议室外,设计者们焦急地等待着北京奥组委执委会审议的结果。一个小时后,结果出来了:执委会认为,玉能代表中国文化,以及中国对奥林匹克运动和运动员的礼赞,一致通过《佩玉》为北京奥运会奖牌的修改方向。但也提出了两个修改意见:一是怎样更好地将中国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相结合;二是怎样在技术上保证金玉结合的稳定性。 紧接着,北京奥组委成立了由奖牌设计单位中央美院、负责奖牌成型工艺的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和北京奥组委多元矿物及奖牌赞助商必和必拓公司组成的奖牌修改完善小组。至此,北京奥运会奖牌设计工作进入修改完善阶段。 精益求精设计凸显中国审美意趣 按照惯例,夏季奥运会奖牌的材质除金银铜外,一般不作突破。国际奥委会能接受吗?出乎意料的是,国际奥委会对这个非常中国式的方案很感兴趣,但是建议缩小玉的尺寸,预防玉的加入减轻奖牌的金属识别性。 既要保证奖牌的金属识别性,又要彰显玉的造型和特点,还要注意整体的视觉美感。修改完善小组成员一遍遍反复调整玉璧的宽窄和薄厚。“连续几天坐在电脑前,盯着的都是同一个地方。”薛梅说自己那段时间好像看什么都是个圆环,“我从头到尾和奖牌呆了15个月,当看到它从平面设计图变成了我可以触摸到的沉甸甸的物体时,我觉得一切都值了。”经过细致的研究,奖牌边缘金属部分的宽度由3.5毫米增至6毫米,增加了它的金属识别性,同时又没有破坏玉璧的美感。为便于获奖者展示奖牌,雕刻运动项目名称的位置也从奖牌侧面调整到了背面的下缘。而借鉴玉双龙蒲纹璜设计出的祥云挂钩,也成为奖牌设计的点睛之笔。 “我们选择了价格合理的白玉、青白玉和青玉。并且出于对金、银、铜牌颜色及所含价值的考虑,将这三种玉分别与之搭配。”设计者之一许平教授说,“每块玉上或多或少会有一些独特的天然纹路,这对于每个获奖的运动员来说,恰好是一份独一无二的礼物。” 此时,奖牌的挂带、包装盒、证书等辅助设计的打样工作也正在进行。奖牌挂带由机织而成,颜色为喜庆的中国红,带身印有五环标志和北京奥运会的核心图形祥云,工艺精美又喜庆祥瑞;奖牌包装盒为中国传统工艺制作的木制漆盒,四方造型,天地盖,四边略呈弧形,喻天地四方,六合美满之意,盒身为朱红色,盒盖中央嵌填金色奥运会会徽,金红辉映,富丽堂皇;奖牌证书以中国传统的绢和宣纸为材料,采用“数字分色及水色、墨色合成技术”和传统云纹织绫托裱的工艺,在明润匀洁的纸面上,水印的长城与祥云图形互为映衬,体现出清新的色调,高雅的品位,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意趣和民族特色。 奇思妙想金玉“携手”攻克技术难关 在往届奥运会颁奖台上,我们常常会看到欣喜若狂的运动员用牙咬奖牌,或是将它抛向空中。北京奥运会奖牌上的玉璧能禁得住这种程度的外力冲撞吗? 如何保证北京奥运会2000多块奖牌在正常范围内经受住外力冲击?这个难题主要落在了负责奖牌后期制作的王沂蓬教授身上。 为了提高奖牌的稳定性,进一步完善结构强度,修改完善小组在2006年11月至12月期间,对奖牌金属和玉结合的工艺技术以及安全性等进行了四次技术测试。小组成员对系有挂带的金、银、铜牌样品分别进行了1米、1.5米、2米自由落体的跌落试验,在前两次试验里,奖牌上的玉都呈现了不同程度的破损。王沂蓬陷入了苦思。奖牌总厚度不能超过6毫米,除去奖牌背面玉石和正面浮雕的厚度,最多只能在金和玉之间2毫米的空间内解决这个问题。王沂蓬在请教了材料和力学方面的专家后,他终于找到一种材料,可以填充在金玉之间,以缓冲玉所受到的冲击力。但第三次跌落试验还是失败了。原来,王沂蓬忽略了奖牌所用三种玉质的抗冲击力各不相同的问题。总结前三次经验,王沂蓬进行了第四次跌落试验。在奖牌下落的几秒钟内,王沂蓬的眼睛一眨也没眨。奖牌落地,完好如初。王沂蓬马上拨通了在工作室里等待的学生的电话:给奥组委打电话吧,通过了。一阵欢呼声响起,王沂蓬的眼泪刷地掉了下来。“奖牌就算是石头,也该对我们有感情了。”他说,那时,离最终向奥组委提交完整的奖牌实物模型正好一个星期。 2007年2月8日,国际奥委会执委会通过了北京奥运会奖牌设计方案和奖牌挂带、包装盒、证书等相关辅助设计。 消息传来,一片沸腾。 著名美术家靳尚谊认为,“金玉结合独一无二,是中西文化的巧妙结合,整体设计令人体会到和谐之美。” 奖牌评委会中惟一的外国评委、必和必拓公司总裁戴坚定连声赞叹:“一看就知道,它是中国的,非常漂亮!我从来没有见过如此与众不同的设计。” “奖牌的整体设计把中国文化的元素和谐地组合到了一起。”北京奥组委执行副主席蒋效愚认为,奖牌设计体现了北京奥运会的理念和以人为本的思想,是中国优秀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的完美结合,注入了中华民族“比德于玉”的价值观,是有别于历届奥运会奖牌设计及理念阐述的一大创举,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中国人民对奥林匹克运动及运动员的尊重和礼赞。 孔子在《礼记》中记载着,玉有“十一德”:仁、知、义、礼、乐、忠、信、天、地、德、道。自古以来,玉便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圣物。北京奥运会奖牌以玉嵌金,第一次将玉文化融入了奥林匹克文化。 国际奥委会高度评价了北京奥运会奖牌设计:它将被证明是一件艺术品,它的高贵,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奥林匹克精神的结合,我们对北京奥运会奖牌设计方案表示祝贺!国际奥委会协调委员会主席维尔布鲁根曾用“Wonderful!”来称赞北京奥运会奖牌,或许正是因为他感受到了这段金玉良缘背后饱含的——中华民族对奥运的浓浓深情。 【发表评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