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刘建宏:奥运良机呼唤全民健身 金牌难抵人人运动http://sports.sina.com.cn 2007年04月30日09:25 新京报
[新闻背景]从北京印,到福娃,紧接着金镶玉奖牌,然后是火炬“祥云”,北京正在给奥运会涂抹上越来越浓厚的中国特色。 尽管距离开幕还有460多天,但我们丝毫不必怀疑它将是属于中国的、北京的独特的一届奥运会。我们为世界体育搭建了一个宏伟的舞台,也通过这个舞台,有效地传播了自己。从这个意义上讲,所有关于奥运会的巨额投入都会得到全面、甚至超常的回报。 在考虑奥运会能够给我们带来什么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的视野不能过于狭小、短浅。特别是在奥运会曲终人散,我们再进行盘点的时候,那些可能被忽视的因素才会逐步呈现出来。 在这些可能被忽视的因素里,我最看重的是,我们的运动能力。 这些年,体育在中国大行其道,从央视体育频道受到观众追捧的热度上能窥见一斑。然而,那些口口声声的爱好者,有相当大一部分很少从事体育锻炼。虽然他们谈论体育头头是道,他们了解体育明星可以事无巨细,但充其量,只算是体育电视迷,体育读者迷。眼球运动和嘴部运动才是他们的实质。 2003年,在美国采访女足世界杯,近30天经历给我留下印象最为深刻的有两件事。一个是这个国家的胖子确实非常多,体重超标者比例明显高于欧洲;另一个截然不同的事实是,这个国家爱好运动的人也非常多。不需抬头巡视,只要注意观察脚下,运动鞋毫无争议的是美国人的第一选择,那些装备整齐,即将开始或者正在活动着的男男女女,浑身上下都洋溢着体育的魅力。 在澳大利亚,很多上班者离开家门时都是一副运动员模样,他们上班所需穿着的正式服装被放在挎包里,快走或者跑到办公室,是他们开始工作之前一段难得的享受。 荷兰和我们一样,也是自行车拥有量相当高的国家。但和我们不同的是,他们把自行车当作运动器械。 大街小巷随处可见那些风驰电掣的身影。 在我到过的城市里,不论是南美的布宜诺斯艾利斯、里约热内卢,包括厄瓜多尔的首都基多,还是欧洲的巴黎、慕尼黑、汉堡、马德里、里斯本、伦敦,时时处处,都可以看到运动的个人或者团体。体育是这些城市居民的生活内容,体育给这些城市增添了许多活力。 而这些,我以为正是今天的中国,今天的北京所欠缺的。我们可以提供给市民健身的场地还太少,我们可以算得上是体育人口的居民还不多,我们还没有把体育当成像吃饭、睡觉一样的生活必需环节。 不能因为有了网球顶级赛事就可以被称做体育城市,不能因为不少体育设施世界一流就自诩为运动之城。生活在这个城市里的居民才是这个城市的灵魂,他们还不够匀称的身材,缺乏生机的面孔,都影响到了城市的形象。他们紧张的工作节奏、略带焦急的谈吐,甚至是追赶地铁、公交车匆忙的步伐,都暴露了城市生活的某种缺陷。 如何让北京真的变成一座体育城,如何让越来越多的中国人真正体会到参与体育的快乐,在我看来,才是北京奥运会之前和之后,我们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它关乎一个城市真正的品质,关乎一个民族真正的健康,关乎一个国家真正的形象。 奥运金牌固然重要,比金牌更重要的是:让中国运动起来! □刘建宏(CCTV-5主持人)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