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何振梁:理想奥运并非遥不可及 我只是做了该做的事http://sports.sina.com.cn 2007年05月03日14:18 无锡日报
怀着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带着传播奥运文化的理想,何振梁回来了。回到家乡的何老,心情总是那么舒畅。尽管飞机误点,尽管一路劳顿,但他欣然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独家专访,理由只有一个:“我不能拒绝家乡记者。”还是那样恋乡、还是那样亲切,还是那样平易近人,围绕“何振梁与奥林匹克陈列馆”这个主题,何振梁与记者聊起了奥运话题。 “我只做了该做的事情” “感谢家乡的眷爱,在离我出生地不远的地方建设‘何振梁与奥林匹克陈列馆’。”但何老告诉记者,当初听到无锡欲建设以他名字命名的陈列馆时,非常犹豫,原因无它,老人反复强调一句:“我只做了该做的事情,不愿意到处宣扬。” 从国际奥委会委员,到国际奥委会执委,直至国际奥委会副主席,老人的一生,打上了深深的奥运烙印。这位世人眼中的“中国奥运会之父”,始终认为自己只是中国“奥运思路”的执行者,代表中国在国际奥委会发出“中国声音”。以一颗平常心,何振梁淡对申奥成功的盛誉加身。 但家乡的真诚让老人打消了种种顾虑:“何振梁与奥林匹克陈列馆”并不是突出个人,而是通过他与国际奥林匹克的关系,展示、宣传中国与国际奥委会的渊源、中国参加并取得奥运会举办权的历程;其二,陈列馆不是大兴土木新建,而是通过对一处老仓库的改建利用,在建馆的同时,使这一具有浓郁无锡民族工商业文化特色的建筑得以保存。通过建设“何振梁与奥林匹克陈列馆”,合理利用保护工业遗产、彰显无锡文化特色,宣传奥林匹克精神,无锡的良苦用心,最终打动了何振梁。 “只要不突出我个人,就可以考虑。我没有其它方式为家乡的建设做更多的事情,如果陈列馆对家乡和谐建设、科学发展能起作用,我愿意协助促成此事。”老人拳拳爱乡之情由此可见一斑。 “家乡养育了我,我要回报家乡” 虽然昨天只是开工仪式,但何老对于陈列馆的展品,已有自己的设想。据了解,为丰富馆内的陈列品,何振梁打算向陈列馆捐赠自己多年的珍藏,涵盖图片、文字、实物等多种形式。 “这些年,我攒了一些东西,不是留给子女的,本来也想捐给国家体育博物馆,既然有这样一个关于奥林匹克的主题馆,那么主要的东西还是放在无锡吧。”在何振梁的捐赠物中,有国际奥委会的章;有他历年参加各届奥运会及国际奥委会各种会议的纪念章、证章;有国际奥委会或委员赠送给他的礼品等;有他宣誓成为国际奥委会委员时穿的服装、参加申奥成功莫斯科全会作陈述时穿的服装以及一些重大来往信件等等,这些收藏品绝大部分是实物、原物。 这些物品,都是何振梁一件件用心攒起来的,每一件,都有一个故事,见证着老人与奥运的一段渊源。“你舍得吗?”我不由问。“家乡养育了我,我要回报家乡。”何振梁的理由就这么简单,简单得令人感动。除了捐赠,何老还提议陈列馆还应收集中国参加历届奥运会的历史性照片和实物,使奥运文化展示更全面、更丰富、更生动。 “奥运会不是金牌之争” 每个人阅读奥运会的方式不同,一百个人,对奥运会便有一百种理解。一生与奥运紧紧相连的何振梁,自然有他的“奥运见解”。他认为,“奥运会不是金牌之争,把奥运会看作‘和平时期的战争’是对奥运会的曲解。”“奥运会首先是教育运动、社会运动,用于教育青年、教育社会,体育比赛只是一种手段一个载体。”这也是促使何振梁同意建立“何振梁与奥林匹克陈列馆”的一个原因:让青少年通过参观,更准确地了解奥林匹克精神、了解奥运文化。 “通过体育比赛,培养青年人的身体、意志、精神全面和谐地发展;通过体育比赛,传播对人的尊严加以尊重这个理念;反对一切歧视,倡导公平竞争,倡导尊重对手、尊重自己,提倡更快、更高、更强,力求优秀卓越,强调和平友谊,这才是奥林匹克精神的真正内涵。”何老认为,奥运会应该是在不同民族、不同种族、不同宗教、不同文化、不同意识之间搭建的一座沟通的桥梁,这才是奥运文化的核心内容所在。 当“何振梁与奥林匹克陈列馆”落成后,当人们在这个陈列馆中走上一遭,也许,对于奥运会,我们的理解,将不再仅仅局限于中国军团在金牌榜上名列第几位,而是从更高层次上理解、追求奥林匹克理想。 “理想奥运并非遥不可及” 随着北京奥运会脚步的临近,对奥运会的憧憬便越来越迫切:在东方举办奥运会,怎样才算完美?观摩了无数届奥运会,研究了一辈子奥运会的何振梁,他心中的北京奥运,又该如何办呢? “2001年,我在莫斯科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唯有一个决定,可以创造历史。这个决定,将通过体育运动,使中国与世界友好地拥抱在一起,从而造福人类。’”何老此言,打动了全场的人,而这,也是他心中的“理想奥运”。 聚全力做好各种组织准备工作,让各国参赛者拥有良好的训练条件、比赛条件,在北京提供的奥运舞台上,发挥自己最好的成绩,让全世界的人们欣赏到高水平的赛事,同时,通过激烈公平的竞争,互相学习,共同提高,这是北京奥运应该做到的,并且可以做到的。但一届成功的 奥运会,不仅仅是一台体育的盛会,还应该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节日,要让观众有参与的热情与激情,感受奥运会带来的快乐。更为重要的是,200多个国家的运动员在北京奥运会村和睦共处,可以给世界一个启示:尊重对手、尊重自己,不恃强凌弱,共同建设美好的未来。如果奥运文化的这种精神内涵扩展到奥运会之外,成为一种“世界思维”,那就真能称得上是一届完美的奥运会。何振梁认为这样的奥运会虽然很理想化,但并非遥不可及。“只要我们努力去做,就能一步步接近理想,正因为此,北京奥运会提出这样的口号:‘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沙发上一只小小的靠垫,会引发老人关切的询问:“你坐着舒服吗?”这就是在国际奥委会叱咤风云的何振梁;在举国狂欢申奥成功的喜悦中,一心想着淡出奥运舞台、一心想着休息,这就是盛誉在身的何振梁;“家乡养育了我,我要回报家乡”,这就是那个恋乡的老人何振梁。每一次对话何振梁,总有一份难言的感动,感动于他的乡情,感动于他的亲和,感动于他和他的团队,以一种坚韧的执着,历经曲折磨难,把奥运会从遥远的西方带到东方,带到中国,带到北京,带到我们身边,让更多中国人得以在奥运会现场感受奥运文化的真谛。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