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首页滚动新闻图片视频分项新闻中国备战诸强练兵奥运场馆竞赛日程体育首页

满族:白山黑水之间的渔猎者 传统竞技显冰雪特色

http://sports.sina.com.cn 2007年06月04日10:46  新浪体育

  新浪体育讯 满族概况

  满族总人口约440万,以辽宁省居多,祖居东北三省,史称“白山黑水”之间,其他分散居在河北、北京和内蒙古等省区。历史上,满族长期从事狩猎,并且能征善战,是个精于骑射的民族。自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后,满族逐渐强大起来,成为北方一股强大的军事力量,这种能征善战的本领提到了充分的发挥。

  1911年辛亥革命后,改称满族。满族有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在语言上分南部和北部两个方言。满文是16世纪末在蒙古族文的基础上创制的。清代以后满族和汉族交往日渐增多,满族渐习汉语、汉文,目前除个别地区的满族还能讲满语外,大都习惯使用汉语和汉文了。

满族:白山黑水之间的渔猎者传统竞技显冰雪特色


  满族民间传统体育

  正由于历史上满族是一个渔猎民族,所以满族也和其他游猎民族一样,自古以来就以能征善战而闻名于世。在清初和清朝鼎盛时期,甚至将“国语骑射”作为其基本国策之一。跳马、跳骆驼均是由军事训练演化而来运动形式。跳马比赛包含有:马上技巧以及驰马速度等内容。

  跳骆驼是指比赛者,从骆驼身后头跃上驼峰。以比赛其弹跳力和勇猛程度。清王朝覆亡后,这些体育运动已成为历史,而逐渐被其他的运动形式所替代。

  现代满族民间体育活动,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滑冰、滑雪、秋千、赛船、角觝、击球、采珍珠等。

  特别是在冰、雪运动方面,在满族民间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不仅形式多样,简单易行,而且极富情趣,完全是一种民间自发的全民体育健身运动。

  滑冰、滑雪 广泛流传于东北各地满族民间。由于东北地区结冰期较长,一年之中差不多有四分之一的时间是结冰期,所以满族向有把冰雪视为一种圣洁的象征。据文献记载,清代把浑河的浮冰,列为里室祭招祖先的供品之一。每年小寒这一天,官府要到浑河凿冰窖藏,以供礼部火祭之用。而浑河又是宫廷冰上运动的天然大冰场。从那时起浑河一带的满族,就经常自发的在冰雪上进行各种体育活动。 乾隆皇帝的《冰嬉赋序》中的“固俗”,就是指当时百姓冬季的体育健身习俗。

  “固俗”就是民间所称的“跑冰鞋”。据说“跑冰鞋”后来一直是当时八旗子弟必须操练的一项军事项目。在北京每年冬季,都要在北海冰面上检阅八旗子弟的滑冰技术,规模相当盛大。

  后来又由跑冰鞋衍生出来的滑冰车、抽冰嘎(即冰上"打陀罗")、"冰戏"、"冰嬉"、"冰上足球"等多项冰上体育活动。满族入关后,又把这些冰上体育活动带到了北京。

  跑冰鞋:这是沈城(现在的沈阳)最早的一种滑冰运动,源于满族渔猎时期。清八旗兵的操练,并列为军事技术项目。最早使用的跑冰鞋,是用兽骨制成。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滑冰技巧的提高,沈城冰鞋演变成双刀与单刀两种。冰鞋木底上嵌有铁制冰刀,刀比木底短,停止、转弯可借助木跟。比赛者穿上冰鞋进行比赛,内容有比速度、“转龙射球”等。上个世纪50年代后,这种冰鞋在民间仍然可见到。

  滑冰车:所谓滑冰车,是用一块二尺左右的长方形木板,在板下装上嵌铁条的横木做成。站在冰车上,双手紧握冰扦,向前支撑滑奔;另一种是指人在爬犁上,以冰扦子撑地、或借地形的坡向前行的一种体育活动。

  溜冰:左脚踏着一块小木板,板下嵌有铁条,右脚下缚上铁制脚蹬,不住地划蹬,推动左脚下的滑板向前飞奔,势如飞燕。

  踢行头:在清代十分盛行。冬季在冰地划界,两队队员脚蹬靰鞡(冬季保暖的皮鞋),来往攻守,将行头(熊皮或猪皮缝制的圆月形绵软物,或以猪膀胱灌鼓为囊,(形如今日之足球)踢入所划线中,得分多者为胜。

  抽冰嘎:冰嘎也叫“冰猴”,木制,圆形尖底,底都嵌铁钉或圆铁珠,中间有一圈凹刻。玩时,把缨鞭绕在凹刻处,放在冰上一甩,并不时抽打,冰嘎便飞转起来。

  雪地走 雪地走是一种满族妇女喜爱的一种雪上体育活动,是指降雪后,妇女穿上“寸子鞋”在雪地上行走,比赛速度快慢。雪地走为满族传统体育项目。由清代宫廷女子在雪地里比谁走得快而不湿鞋的活动演变而来。在北京、河北、辽宁等地广泛开展。通常作为运动会中的游戏表演活动,其趣味性强,能达到活跃赛场气氛之目的,深受观众欢迎。

  雪地走是在田径场或平坦雪地上取60米。80米或100米的距离,设起点和终点。要求将鞋底垫高10厘米(或穿木展)。走时既要维持身体平衡,又要有一定的速度,接到达终点的先后排列名次。

  赛船-满语称“赛威呼”,是一场古老的民间体育活动,后来出现陆地赛威呼的形式。比赛时,五人为一队,其中前四人面朝向终点,第五人朝向起点,四人排列同握两根木杆,第五人独握一根象征舵的木棍。一起朝终点正向或反向跑,以先达终点的队为胜。

  角觝:满语称“布库”,又叫撩脚,即摔跤。清入关前即已盛行。皇宫内时常有摔跤表演和比赛,并专设“善扑”营,对摔跤进行训练。在民间,这种体育竞技活动也广为流行。比赛时,双方只穿褡裢和短靴。预备时,两脚叉开站稳,两臂交叉顺肩至腰间,相互抱住。比赛开始后,可用摔、绊、背等招式,以把对方摔倒在地为胜。

  采珍珠:满语称“尼楚赫”,是一种球类比赛项目。比赛双方队员各有6至7人,场地分水区、限制区、封锁区和得分区。得分区由一名队员担任“渔网”的角色。比赛中手持网兜的队员,专门接本队队员投来的球;另一队则有两名队员充当“蚌”的角色,手持球拍在封锁区内拦截对方向“渔网”投来的球。其余队员则为“采珠人”,在水区内攻防。比赛分上、下场,得分多者为胜。

  这个项目在1989年6月和1990年8月,分别在承德和丹东举办过两次全国邀请赛。在1990年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珍珠球是满族传统体育项目。

  正式比赛是在长28米、宽15米的场地上进行(场地分水区、封锁区、得分区),每队上场6人。比赛分上、下两个半场,每半场15分钟,中间休息10分钟。

  珍珠球这一民族形式的体育活动,源于生活、鲜明生动、多姿多彩。场上攻守往复,银球穿梭飞舞,4只蛤蚌急张忽合,一对抄网频频有所斩获…其紧张激烈、精彩绝妙,令人目不暇接。将体育运动之骄健与生活劳作之优美,两者紧密融汇在一起了。因此“珍珠球”这个民族体育项目被称为“民族体育之珠”。

  二贵摔跤:亦称“乔相扑”,是满族民间传统的表演性体育项目。多在春节期间举行,是一种赛体力、智力和灵敏性的娱乐体育活动。表演者以双腿双臂分别装扮成两人下肢,背负一个木架,装两个假人,着不同服装,互相抱臂扭摔。

  表演者除手足互绊、勾别、扫、拐等各种模拟摔跤的动作外,还可以表现摔跤手圈场、拜四方、摔八门、立撑、跪撑、拌跤、卧滚、侧翻等技巧,形象逼真,常常令人忍俊不止。有时在民间各种盛会中也被列为比赛项目。

  除上述一些竞技性运动之外,满族民间还流传许多娱乐性的体育活动和游戏项目,如抓:“嘎拉哈”、撞拐、老鹞子叼小鸡、满洲棋、翻绳等,其中抓“嘎拉哈”在满族民间流传最广。

  抓“嘎拉哈”:(又称“抓子儿”)。是用动物獐、狍、鹿、猪、羊等的骨头(趾骨)制成,并涂有各种颜色。玩法多种多样,室内、室外、地上、炕上都可以玩。

  《清文江书》中归为两种玩法:抓背式骨(接马儿);抛背式骨(打玩马儿)。女孩子一般在室内玩弹嘎拉哈、拉珍儿、抓对等,男孩子一般在室外玩打嘎拉哈、击嘎拉哈。玩时常常还伴有“布口袋”、“钱马子”等辅助玩具。

  撞拐-又称格蹬,是指搬起一脚,一只脚蹦跳,以膝盖互相冲撞的游戏。被撞倒则败。

  老鹞叼小鸡-满族儿童喜爱的一种游戏。参加游戏的儿童,一人扮作“老鹞子”,一人扮作老抱子(母鸡),其余的排成一队,扯着后衣襟躲在老抱子后面。老鹞子左右扑捉小鸡,老抱子则竭力进行保护的。一边玩,一边互相问答。老鹞子每抓到一个小鸡,便让其背着走一段,然后“吃掉”。依次抓扑,直至叼完为止。

  满洲棋-与汉族的象棋很相似,棋盘、棋子相同,但棋子功能有的稍有不同,具有满族独特的特点。

  翻绳:又称“解股”,为满族女孩子喜欢玩的一种游戏。玩这种游戏需要两个人,首先以细蝇结成绳套,一人先将细绳在双手上翻出花样,然后另一个人用两手将之翻成新的花样,相互反复翻绳,直至不能再翻或翻乱方算输。

  双飞舞跑:又称“二人三足赛跑”、“三条腿走路”。冰上、陆上皆可。它起源于清朝花样滑冰“双飞舞”。1644年,清朝迁都北京,为加强中央政权的军事力量,确定了八旗常备兵制。八旗兵每月练习弓马6次,春秋季则集中操练马步骑射和火器。农历十月,清宫廷在北京北海冰面奏阅八旗子弟兵滑冰技术。据《清朝文献通考》记载和乾隆年间宫廷画师作品描绘,参加检阅的人数达1600名(每旗各200名)。检阅分作两队,一队穿红马褂,黄背心;另一队穿黄马褂 、黄背心,背后皆按其籍插上正白、正黄、镶白、镶黄等色小旗。士兵裹皮护膝,脚上穿装有冰刀(铁条)的皮靴。冰场并立3座高大的门,两队各自成两路纵队,分别从门洞里穿梭往来,形成一个螺旋形大圈,场面非常宏伟。检阅项目有速度滑冰、花样滑冰、冰上球赛、冰上杂技、滑冰射箭等。花样滑冰有“探海”、“大蝎子”、“金鸡独立”等名目。

  双飞舞跑比赛由若干组参加,每组2人,并排站立在起跑线上,两人靠近的腿从膝关节以上用带子绑好,并相互搂住同伴的肩或腰。鸣笛后,迅速向前奔跑,同时冲过终点线。每组按到达终点的先后顺序确定名次。比赛距离可根据参加者年龄、性别以及场地环境而定。比赛还可分为单程、往返、分队接力跑等多种形式。

  双飞舞跑对培养青少年、儿童的协调一致,提高灵敏、速度素质和增强腿部力量都有积极作用。由于不受场地、器材限制,参加的人数可多可少,比赛形式灵活多样,因此适于普及。

  满族民间传统音乐、舞蹈

  满族发祥于东北,所以在音乐和舞蹈方面,具有强烈的东北地方色彩。其中以民歌小调最为突出。如:人们所熟知的民歌《月牙五更》,流传于辽宁的《摇篮曲》、《溜响鞭》等,都是脍灸人口的满族民歌。此外在满族民间还保留有许多礼俗歌曲,如:《满族哭丧调》、《旗香祭祀调》、《萨满调》等,均是在各种礼仪活动中必不可少的音乐项目。

  满族民间舞蹈也分另有带民俗活动和娱乐色彩两大类,如:《大五魁舞》、《萨满舞》都是属于民俗性、宗教性活动的舞蹈;而《大秧歌》、《踩高桥》和《地蹦子》都是纯娱乐性的舞蹈。让人们熟知的舞蹈作品有:流传于古代的《莽势空齐》、流传于沈阳的《盛京建鼓》和后来的舞剧《珍珠湖》等。

  满族民间的吉祥物

  历史上满族曾经是狩猎民族,因此出门远行都要随身携带类似护身符的吉祥物——额其和。额其和是一种木雕神偶,一面雕有男女二人,正面站立,造型粗犷稚拙,具有装饰性,流传于居住在黑龙江省的满族民间。

  此外在满族民间还有大扁方,大扁方是满族金属工艺,俗称“满洲大簪”,是妇女成年的标志,多为银、铜金属所制。使用时横贯于发中,表示妇女已进入成年。在王公贵族家中妇女的大扁方十分讲究,除发用贵金属制作外,还要镶有玉石、翡翠,以显示其高贵。

  大多数人认为满族的吉祥物应该是玉如意,特别是在大清王朝建立后,玉如意一直被认为是吉祥如意的象征。

  满族传统节日

  满族受汉文化的影响,节日与汉族相近,如:农历新年(春节)。正月十五过灯节、正月二十五祈求来年过“添仓节”、农历二月二是“锁龙”的日子,还有五月端午,六月六“虫王节”,八月十五日中秋节等。

  满族农家正月二十五过添仓节与汉族略有不同。届时,家家讲究煮黏高粱米饭,放在仓库,用秫秸杆编织一只小马插在饭盆上,意思是马往家驮粮食,丰衣足食。第一天,再添新饭,连着添三回。也有的人家用高粱秸做两把锄头插在饭上。这个节至今在东北农村保留着。

  虫王节,六月天,易闹虫灾,居住在辽宁省岫岩、凤城一带的满族过去在六月初六这天,一户出1人到虫王庙朝拜,杀猪祭祀,求虫王爷免灾,保证地里的收成好。如今不搞虫王节祭祀扫活动,但家家要在这一天晾晒衣物,以防虫蛀。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