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土家族:民风纯朴喜好健身 独有体育项目竹铃球http://sports.sina.com.cn 2007年06月04日19:09 新浪体育
土家族概况 土家族有人口将近300万,主要聚居在湘鄂两省西部山区的湘西苗族土家族自治州和鄂西的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此外在四川省东南和贵州省东部广大地区也有土家族分布。土家族先民史籍称谓较多,先后有过“禀君种”、“板蛮”、“土民”等不同称谓,自称“毕滋卡”,随着汉族的大批迁入,“土家”才作为族称出现。 土家族有自己的语言,分北部和南部两个方言区,没有本民族文字。土家族所居住地区环境八面环山,纵横百里,地势险要,民风纯扑。向有体育健身传统。民间体育运动形式多样,主要有竹铃球、打飞棒、高脚灯、举重、角力、踢毽子等项目,特别是竹铃球是土家族独有的体育项目。 土家族民间体育 竹铃球:是土家族人民非常喜爱的一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竹铃球是用竹篾编织而成的,内装铃铛或其他金属片,摇动时能发出声音,故得名。民间的竹铃球体育活动要求的条件比较简单,只要有块平地、两个筐和一个竹铃球就可以分队比赛。比赛形式可以是男与男斗、男与女斗、女与女斗;也可以男女混合组队。 比赛时,每队场上队员为6人,双方人数相等,(也可多人进行),其中1名是接球员。接球员背上背着筐口向上用竹篾编成的篓筐,在对抗中进行争抢,得球者想方设法向自己一方投“篮”,投中背筐1次得1分,比赛结束时,得分多者为胜方,篮球的比赛规则类似。 竹铃球的比赛规则有很大的随意性,可以根据参赛人数的多少、可以根据参赛者的技术水平高低,灵活地调整比赛规则。因其在规则上富有伸缩性,大部份人都可以参加,所以赢得了人们的喜爱。 随着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竹铃球以独特的魅力飞出山寨,进入学校,走向全国,成为华夏民族共同拥有的文化财富。 打飞棒:为土家族传统体育项目,产生的历史年代久远,传说是勤劳勇敢的土家族人民为保卫劳动果实不受野兽、鸟类的损害而产生的一种运动方式。现已形成了整套表演竞赛项目。 打飞棒的场地最短30米,宽5米以上;所用的器材均是用杂木制作,一根长棒长70厘米,粗约3、4厘米;数根长约20厘米小棒。比赛方式一般是两个人对抗,(人多亦可分组进行)。比赛时间不限,以双方约定好的成绩,结束比赛。 打飞棒方法:第一步挑飞棒,即由甲方将一根短棒架在一个事先挖好和小坑上,用长棒将小棒用力挑出去;乙方要尽力抓住甲方挑过来的飞棒,如果抓住了,乙方则与甲方互换;抓不住,甲方将长棒放在小坑上,乙方站在小棒的落地点,用小棒击打长棒,击中了与甲方互换,击不中,由甲方进行第二步,用手将短棒抛向空中,再用长棒将短棒打出去。如乙方再次接不住,应将短棒扔回原处,此时,甲方马上再用长棒将短向远处打去,打提越远越好。如果乙方仍然没有接住,那么短棒落地的距离就是甲方的成绩。这时甲方与乙方互换,轮番较量。输方最后要受到学鸟、兽叫的惩罚。这个项目曾在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由两位湘西土家族青年作了精彩表演。打出的飞棒刁钻,角度多变。深受观众欢迎。 武术:土家族老少皆喜的体育健身运动,历史上土家族有自小就有练武的传统。每当年节之际大家聚在一起常舞刀弄棒,以武会友,共同切磋技艺。如:来凤地区的小梅庄拳、三走六锤;鹤峰地区的高举板凳,都是土家族民间特有的武术形式。特别是高举板凳,就地取材,既方便,又有一定的功力。在表演中仅举板凳中就有举、劈、绕、缠、砸等不同套路。土家族习武有许多独具特色的辅助器械,如:形似鼓中间带孔的两块石砣,用木棒或竹杆穿起来就可以练举重;把石头凿成大、小不同石斗,用以不同年龄武术学员练习臂力等。 踢毽子:为土家族传统体育项目。分小门踢和大门踢。小门又分为踢、栖、挺、平、约五类,大门包括跳、撑、鞋、壳、拉、扒、踩七类。可以个人比赛,也可以轮流比赛;可以比单一动作,也可以比全套动作。大门踢比小门踢运动量大,难度也大些。一般以连续踢毯子的数量和动作的难度来决定胜负。 踢毽子又有另一种形式称为抢毽,即由一人先将毽子高高抛起,众人一起去争踢。 高脚戏、高脚灯:是土家族民间传统文体项目,两者共同处都要求演赛者要脚踩高脚,所不同的是前者表演性大于竞技性。 高脚戏由二人装扮男女主角,男角为头包青丝帕,手拿摺叠扇后生,女角是男扮女妆,红头绳扎发辫手拿花手帕的姑娘;由12-24人扮配角,各提一个点蜡烛的纸糊灯笼。在夜晚,人人踩着1米多高的高脚,在三眼炮和土家馏子的配合下,窜寨游行,向人们祝福。在游行途中,上坎时双脚纵上,下坎时双脚下跳,到了宽敞的地方还要进行表演。届时所有配角手提灯笼面对面围成圆圈慢慢走动,两名主角在圈中有唱有跳,还要表演如:《七仙女配董永》、《梁山伯与祝英台》和土家族的《春歌与锦鸡》、《兄妹成亲》等故事。 高脚灯所踩的高脚比高脚戏的高脚稍矮,一般离地高为1米左右。其道具主要是若干个高脚灯笼和两把旗伞。高脚灯笼的制作是:先做好2.3尺长的木柄托子,托板上钻个插蜡烛的小孔;再用竹篾扎成2尺长、1.5尺宽、1尺厚,用透明纸糊的方形灯笼,灯笼中装上"瓦冈英雄"、"杨家将"、"八仙"和土家族的覃王、等英雄人物的纸人儿;参加的人数,一般为12-24人表演时,每个人都是按套路表演的表演者。 土家族民间音乐、舞蹈 土家族爱唱山歌,山歌有情歌、哭嫁歌、摆手歌、劳动歌、盘歌等。传统舞蹈有“摆手舞”、“八宝铜铃舞”及歌舞“毛古斯”。乐器有唢呐、木叶、“咚咚喹”、“打家伙”等。 土家族民间吉祥物 “虎”是土家族的图腾,是土家人奉为神灵的吉祥物,2004年武陵园文化节把一只快乐的小白虎定名为“欢欢”,作为文化节的吉祥物。也有人认为:阳雀图案的土家织锦象征春天、希望、吉祥如意。 土家族民间节日 土家族很注重节日活动,全年几乎每月都有特定的节日。并伴随许多饶有风趣的民俗活动。 土家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独特节日,由于不断的受周围各族的影响,有的节日彼此相同,或大同小异。 唯有“过赶年”在众节日中,最具特色。这个节日在农历腊月二十八日(大月则在二十九日)举行,其来历有两种传说。 新浪体育独家图片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