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侗族:侗族大歌驰名中外 “抢花炮”向往美好生活http://sports.sina.com.cn 2007年06月04日19:38 新浪体育
侗族概况 侗族总人口300万主要 分布在贵州省的天柱、锦屏、黎平、从江、榕江、剑河、三穗、镇远、江口等县市和玉屏侗族自治县,湖南省的通道、新晃、芷江、靖州等侗族自治县及绥宁、会同、黔阳等县,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三江、龙胜、融水、罗城、环江等自治县。此外湖北省的恩施、宣恩、咸丰等县(市)还有数万人。 侗族有自己的语言,原无民族文字,1958年设计了以拉丁字母形式的拼音文字创制了侗文。现在大部分通用汉文。侗族人多通汉语。 侗族还以建筑艺术见长。每个寨子都有造型别致的木楼。这种不用一钉一铆的木结构建筑吸收了中国古代亭台、楼阁建筑的部分精髓。 侗族民间传统体育 抢花炮:是流行在侗族、壮族和仫佬族等民族中间的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的活动。据考证已有500余年的历史。由于有强列的对抗性、娱乐性和独特的民族风格,所以数百年来长盛不衰。 所谓“花炮”,实际上是铁制圆环,把直径约5厘米的铁环用红布或红绸缠绕,置于送炮器(即铁铳)上,内装火药,燃放后,花炮就被轰上空,待落下时参加者奋力夺取,广西南宁、百色两地传统的送炮器的形状最为美观,外形为六角柱形,6边饰有图案花纹,共分3层:底层是稍大的六角柱,柱角镶有桂花边;中层腰较细,镌有各类形态的小人像;上层为喇叭状开口。按民间传统只燃放3炮,抢得头炮者,象征人财兴旺;抢得2炮者,五谷直登;抢得3炮者,则万事吉祥如意,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传统的抢花炮不限人数队数,每炮必抢,3炮结束。场地通常设在河岸或山坡上,无一定界限,满山遍野皆为活动范围。这就需要抢花炮的人具有强健的体魄、顽强的意志和敏捷的反应能力。 一旦花炮分清得主,顿时唢呐声、欢呼声、鞭炮声响成一片,胜利者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幸运者。 草球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身着民族盛装的侗族男女青年,总是在鼓楼里、草坪上或田野里玩草球,并通过草球相互表达爱慕之情。草球用稻草扎成,直径10厘米左右。玩草球时,人数不限,先公推一聪明能干、美丽出众的姑娘将草球抛起,接着大伙一涌而上,你争我抢,抢得草球者有权将其抛给心目中的任何一个异性。如抛球者不是接球者的意中人,出于礼貌应先接住再通过同伴将球掷给抛来者。如抛球者是几个人的意中人,那么其余几个同性者可以进行阻拦,抛球者则采用快速奔跑、转换方向等动作来摆脱阻拦,将草球抛给意中人。如按球者认为抛球者是自己意中人,也可主动配合共同摆脱阻拦的人,整个活动热烈而紧张,大家都讲究文明礼貌,从不发生非礼之事。 侗拳:是湖南侗族的一个拳种,流传在新晃、通道、正江3个侗族自治县的侗乡。据传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从外地到侗乡来避难的一个武士,病例在侗寨“鼓楼”里,受侗族青年杨文先的照料护理痊愈后,武士为报答杨文先的救护之恩,将武术传授给杨,经演变而成今天的侗拳。 侗拳讲究内练“心、神、意、气、力”,外练“手、眼、身、腰、腿”,特点是近身短打、发劲猛,擅长手桥功夫,少脚法,转身灵活四面出击;步形走“田”字形和“凶”字形;拳路紧凑,通常能在一张2米见方的桌上演练套路。练功方法有:拳面(锋)功、指掌功、桩功、腰腹功、排打功等。 毽球运动由侗族、苗族、水族同胞喜爱的传统体育活动手毽演变而来,手毽是播种水稻时,扔接稻秧的一系列动作启发下产生的,是侗族带有社交性质的体育项目。毽球用四支白色或彩色鹅翎成十字插在毛管内、与下部毽垫连结而成。比赛双方各派三名选手出场,其技法可以脚踢、头顶和身挡毽球,但手臂不能触球,打法类似于踢毽子与藤球、排球的结合,动作以运动员腾空跃起挥腿横扫或倒挂金钩踢毽过网最为好看。 哆毽:侗族民间一种游戏性竞技运动,相传哆毽始于宋代。侗族是用手打,以拍得最高、最远,按得紧稳、落地最少为优胜。其打法有男、女单打和男、女对打,也有10多人围成圆圈的团体赛。带竞技性的打法是拍毽者分两队对拍,中间站一人称为“寨工”。此人须经常跑动,截击两方来往拍打的毽于,谁的毽子被截住就被罚为“寨工”。哆键技艺高超者能一口气连续拍打六、七百次。 哆毽分青草毽、稻草毽、芦苇毽、鸡毛毽4种。以鸡毛毽制作最讲究,先用两层白瓜壳做底盘,上扎各色鸡毛,略向外弯似初放龙菊。鸡毛管穿以铜钱和一种叫“茨谷”的珠子,打起来铿锵作响哆毽是一种社交性的体育活动,象跳交谊舞一样不得拒绝对方邀请。不会哆毽在侗家是奇事。哆毽也是青年男女表达爱情的媒介。男女对拍多在山坡上进行,彩毽飞来传去,称为“飞花 传情”。 三三棋:又称侗棋。其棋盘由3个大小不等的正方形按重心重合套在一起,有4条连接四个顶角和4条连接3个正方形对应角边中点的线,最小的正方形完全空心,共24个棋眼。对弈双方各执12枚棋子(可以小石于等充当),双方棋子的颜色或形状应有区别。对奔时,双方轮流布子,谁先三子成二线,谁就可提掉对方任何一子。谁的棋子无法走成三子一线或无路可定时为输。 斗牛:是苗、侗、黎等民族的传统体育活动。苗族斗牛多在喜庆节日里进行, 侗族斗牛在每年二月和八月亥日的“斗牛节”举行。斗牛前,双方寨主预先商量比赛条件,然后取一竹枝,对劈为二,各持一片为凭。然后,用甜酒喂过的牛以树叶障目。在芦笙乐曲中,两名青年各牵一牛绕赛场一圈,然后迅速摘去障牛目的树叶,使两牛相互接触,交角搏斗,四周观众呐喊助威。 斗牛开始,先使两牛狠撞一角。当牛斗至激烈时,为不使牛受重伤,裁判一声笛鸣,双方各走出数十名青壮年,以绳索套住本方牛的左后腿,奋力后拉,此时的斗牛已变成人牛拔河,先拉开牛者,表明体力强壮,判为优胜。胜牛,角上挂彩条,牛主获酒肉奖励。 侗族民间吉祥物 侗族民间有"建寨先楼"之说。每个侗家至少有一座鼓楼,有的侗寨多达四五座。过去鼓楼都悬有一面牛皮长鼓,平时村寨里如有重大事宜,即登楼击鼓,召众商议。有的地方发生火灾 菲盗 也击鼓呼救。一寨击鼓,别寨应声,照此击鼓。就这样,一寨传一寨,消息很快就传到深山远寨,鼓声所及,人们闻声而来。因此,侗家人对鼓楼,长鼓特别喜爱。 侗寨鼓楼,外型象个多面体的宝塔。一般高20多米 11层至顶,全靠16根杉木柱支撑。楼心宽阔平型,约10平方米见方,中间用石头砌有大火锅,四周有木栏杆,设有长条凳,供歇息使用。 楼的尖顶处筑有葫芦或千年鹤,象徵寨子吉祥平安,楼檐角突出翅起,给人以琳麋雅致,如飞似跃之感。 侗族大歌 侗族民间传统节日 春节是侗族一年最大的节日,也有少数村寨除过春节之外,还在农历十月择日“过侗年”,以鱼祭祖,宴请宾客。节日期间的主要活动有“斗牛”、“斗鸡”、鼓楼唱侗族大歌,演侗戏等。 “三月三”是三江、天柱等地特有的节日,但活动内容不一。在镇远县的报京,头两天,各户备办酒菜,姑娘到田里打捞鱼虾,与青年男子野外就餐,初三日,姑娘着盛装到园里采葱蒜,然后携到寨脚“龙潭”去洗,青年男子则结队于途中等候,待姑娘走过面前时,求索篮子,若姑娘慨然给予,观众即为之喝彩,赞扬不绝,反之,则被嘲笑,男方羞愧离去,具有浓厚的喜剧色彩。 “祭牛神”又称“祭牛生日”或“洗牛身”,时间不定,有的地方在农历四月初八日,有的在六月初六日。“祭牛神”当天让牛休息,以鸡、鸭等祭品摆于牛圈边敬祭,有的地区还以特制的黑糯米饭喂牛,据说是为了表达对牛终年为人们耕作的谢意。侗族传统节日各地日期不一,节日饮食常和宴客活动联系在一起。 新婚节每年农历十月的第一个卯日是侗族人的“新婚节”,常有数十对青年男女在这一天成亲,类似今天的“集体婚礼”。贵州剑河县小广、化敖等地还保留此风俗。 架桥节相传侗族祖公祖奶因架桥发子发孙,架桥的日子正好是二月初二。侗族人民为了纪念这个日子,把这一天定为架桥节。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