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藏族:离太阳最近的民族 赛牦牛令文成公主开眼界http://sports.sina.com.cn 2007年06月04日19:44 新浪体育
藏族概述 藏族共有近460多万人口,主要聚居在西藏自治区及青海海北、黄南、果洛、玉树等藏族自治州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甘肃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和天祝藏族自治县、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和木土藏族自治县以及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 “藏”为汉语称谓,自称“番”,(藏语音为“博巴”)。藏语对居住不同地区的人有不同的称谓:居住在西藏阿里地区的人自称为“堆巴”,后藏地区的人自称为“藏巴”,前藏地区的人自称为“卫巴”,居住在西藏东境和四川西部的人自称为“康巴”,居住在西藏北部及川西北、甘南、青海的人自称为“安多哇”。“巴”、“哇”藏语意为“人”。 藏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藏语分卫藏、康方、安多三种方言。现行藏文是7世纪初根据古梵文和西域文字制定的拼音文字。10世纪到16世纪,是藏族文化兴盛时期。 西藏地势最高,空气稀薄,常常被为被称为“离太阳最近的地方”,尤其以藏族建筑布达拉宫闻名于世界。 藏族民间传统体育 藏族的传统体育是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独特的民族生活习俗的产物。传统的体育项目与娱乐活动及民间传统节气时令相联系,既是比赛,又是表演。现在,传统的民间体育,已有部分项目纳入现代竟技体育比赛中,并得到规范化。主要传统体育项目有: 赛马、马术、赛牦牛、射箭、摔跤、拔河和其他等富有趣味性的体育况技活动,其中以赛马活动花样最多,各具风采。 赛马:藏语称“达久”,是藏族人民最为喜爱和流传最广的体育运动项目。西藏的骑术历史悠久,据《唐书·吐蕃传》记载:吐蕃有一种通讯骑兵,称“驿人”,专门往返奔驰于驿站之间传达信令。遇到急兵,驿人胸前插上银鹊,飞骑传令。所以驿人一直被誉为“飞鸟使”。 据藏史记载:第一次赛马会是在桑耶寺落成庆典时,约在公元779年,那次赛马一连进行了半个月。从壁画画面看,其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长距离赛马跑,以快慢决胜负;还有一种是在中心点一骑士驻马而立,另有两骑士自等距离远相向飞驰,以先至中心点为胜。 ①、赛马比赛:参加比赛的人与马均由贵族指派,比赛起点称“巴玛日”,终点为“贡薄堂”。赛后发给不同的物质奖励,对最后到达终点者也献给哈达,以示鼓励。 ②、空马赛:是一种传统的赛马活动,过去,参加比赛的百多匹马均是旧政府和贵族驯养的。空马赛的起点设在哲蚌寺的山脚下,终点是贡薄堂。,以鸣枪为信号,备有小马鞍及五光十色装饰品的马就在跑道上嘶鸣奔驰,观众在跑道两侧呼喊助兴。旧政府规定,比赛中如政府驯养的马匹取得第一,则理所当然;如果不能得到第一名,则要受到处罚,所派专门的驯养者,也要为此受处分。 ③、马术表演:这个项目的表演形式与内蒙相仿,参加者人不等。届时,表演者身背火炮、弓箭、长矛,在50至100米的距离内,在马上表演射击、射箭、刺杀等动作。技艺高超者要受到重奖,获奖者受到人们的尊敬。除赛马、空马赛、马术表演外,还有少年骑光背马的比赛和跑马中拣哈达的表演。 赛牦牛:赛牦牛是藏族民间历史最悠久的体育运动形式。 相传在唐朝初年,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时,迎亲、娶亲队伍到了玉树后,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其中有精彩的赛牦牛和其他体育活动,令久居深宫的文成公主及送亲的官员大开眼界。尤其是黑、白、花各色牦牛组成的赛牦牛活动,更让人们惊奇不已。文成公主等异常欣喜,忘却了背井离乡的忧愁,松赞干布便诏定以后每年赛马的同时举行赛牦牛这一富有情趣的活动。 赛牦牛一般由一个部落或地区发起,邀请邻近部落参加,也有闻讯后从百里之外赶来参加者,受到邀请的部落立即准备,选取派优良的牦牛和骑手,由长者召集人世间人研究对策,比赛选拔,驯养调教赛牛,以求在比赛中夺魁。赛前,骑手将牦牛精心地洗浴打扮,并在长而弯曲的牛角上系的各色彩绸,表示吉祥如意,夺魁在望。骑手头戴礼帽,身着藏袍,腰扎红带,足蹬皮靴,干净利落。他们多是十四五岁的少年,体轻灵巧,便于驭牛。比赛分预赛、决赛。仲裁集合骑手点名,进行分组预赛,并从每组中选出优胜者参加决赛。决赛是大型比赛中的高潮,从预赛中选拔出参加决赛的骑手和牛都不能更换,否则无效或取消比赛资格。选手个个跃跃欲试,仲裁令发,霎时,众骑手峰拥而出,驱牛疾驰。头头牦牛争先,个个骑手逞能,呼声阵阵,高潮迭起,有的牦牛在观众的呼声中受惊失控,狂奔乱颠,但在骑手高超的驾驭下,终究还乖乖就范。 决赛中获胜的选手,被热情的观众举起上抛,牦牛也披红载花,倍受青睐。优胜者奖以牛或马,以及茶、布匹等。参赛的选手都可获得纪念品,没有一个空手而归。 北嘎:即“藏式摔跤,早在唐代,松赞干布年间即已盛行。比赛时,不能用脚绊,传统上比赛者上身赤裸,有时还涂酥油,下穿短裤,腰束布带,足登藏靴。一对一相搏或捉臂握腕或拦腰。以被摔倒者为负,一局决胜负。比赛结束,败者献给胜者一条哈达。 现时比赛,比赛场地一般选择较平坦、松软的草地或田地(也可用摔跤垫)。比赛采用方形或圆形场地均可,方形场地为边长14米的正方形。 圆形场地半径为7米。场地各线宽均为10厘米。比赛时,选手必须双手抓好对方腰带(可一手在前,一手在后,或双手在对方背后握抱)。 选手仅靠腰臂之力提起对方将其旋转摔倒尽用脚绊或蹬踹对方。比赛中一方运动员肩、背、腰、臀、髋、头、体侧任何一个部位着地即为负。 比赛采用三局两胜制,胜一局得1分,根据得分,确定一场比赛的胜负。平局的处理为先得分者胜;受罚次数少者胜。体重轻者胜,各项条件相同时抛币决定胜负。 其规则:比赛分为个人赛与团体赛。个人比赛以个人在所属级别内竞赛所得的成绩,确定个人名次。团体比赛以每个团体所有被录取名次的运动员的成绩总和,确定团体名次。比赛采用循环制或淘汰制。运动员年龄不受限制。按体重分为五个级别,为52公斤级、57公斤级、62公斤级、74公斤级和90公斤级。 全部比赛只称量一次体重,开赛前一天称量。每场比赛3局,比赛时间为每局净摔3分钟,中间休息1分钟,每局中谁胜一跤即停止比赛,获胜者即胜一局,如运动员需连续比赛,场与场之间至少有10分钟休息时间。比赛中双方运动员同时倒地分不出上下、先后则判平跤,互不得分。进攻者膝先着地,判进攻无效。 射箭:藏语称"达潘"。在藏族民间射箭运动分两种: ①、远程射箭,取得前两名者,分别奖给一匹马,其余按名次给予不同的物质奖励。 ②、响箭比赛。50米远处设一个直径约20厘米的空中吊靶,吊靶用带颜色的牛毛编织而成,中心为可以活动的红色圆,靶后有一个高3米,宽2米的网子拦挡。箭头上面有许多小空网眼,当箭在飞行时,由于洞中进入空气而发出鸣叫的响声。贵族参加比赛,是为了娱乐。比赛为14----16人。规定每人射两箭,中靶者献给哈达。 象拔河:又称“藏式拔河”,是一种一对一的力量较量。 因比赛场地随意,器械简单,深受藏族群众的喜爱,特别藏族青年茶余饭后的一种力量的宣泄。 抱石头:藏语称“多交”,意为举石头较量臂力。抱石头的比赛方法:赛者首先弯腰将巨石抱起,随之将巨石扛在肩上,再以手臂用力远掷。最后以投掷的远近取决胜负。据藏文《贤者喜宴》己载:在吐蕃赤德松赞时,曾有七名大力士,其中一个名叫桂雅琼的大力士,能将一头鹿剥下完整的皮,腔内装满沙子举起,并将沙鹿举过头顶,耍弄旋转自如。另有一大力士鄂材康木,能奋力将一头牦牛举起,可见力大超群。这种具有民族特色的举重活动,一向为藏族群众所喜爱。 藏族围棋: 流行于青海省贵南县藏族民间。藏族“围棋”在藏语中被称为“密芒”,意为“多眼棋”,其下法与围棋相似,大多使用“挤”、“占”、“围”、“吃”等战术,谁能将对方的棋子全部“挤”住或“吃”掉,就算赢得了比赛的胜利。 藏族传统吉祥物 在藏族日常生活中离不开哈达,亲朋往来,社会交际都要互赠哈达,表示吉祥的祝福。所以哈达归藏族民间由来已久的吉祥物。 献“哈达”是藏族人民最普遍的一种礼节。在西藏,婚丧节庆、迎来送往、拜会尊长、觐见佛像、送别远行等,都有献“哈达”的习惯。献“哈达”是对对方表示纯洁、诚心、忠诚、尊敬的意思。哈达一般是白色的。长短在1米上下。此外,还有五彩哈达,颜色为蓝、白、黄、绿、红。蓝色表示蓝天,白色是白云,绿色是江河水,红色是空间护法神,黄色象征大地。五彩哈达是献给菩萨和近亲时做彩箭用的,是最珍贵的礼物。佛教教义解释五彩哈达是菩萨的服装。所以,五彩哈达只在特定的情况下才用。 此外,藏族还崇尚白象,视白象为吉祥,另有“唐卡”、卷轴佛画等也都作为吉祥物悬挂于室内。 藏族民间音乐、舞蹈 藏族分布地域广阔,各地音乐、舞蹈风格迥异,特别是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后,由于西藏与内地交往密切,藏族民间的音乐舞蹈为内地各民族所熟悉,许多歌曲和舞蹈曾风糜一时,并成为各地舞台的一种时尚。藏族是一个富有戏剧传统的民族,有数百年历史藏戏是中国戏曲艺术的瑰宝。 藏族民间传统节日 藏族传统节日很多,其中一年之中最大的节日是藏历年。藏历年:是藏历的元旦是藏族民间最重要的节日,藏族人民要穿着盛装相互拜年,并到寺院朝拜祈福。正月十五日,各大寺院举行法事,入夜,各家点燃酥油灯盏,在青海塔尔和拉萨大昭寺等寺,喇嘛用酥油制成的酥油花,色彩鲜丽,雕塑精巧,远近驰名。四月十五日,相传为释迦牟尼成佛和文成公主到西藏的日子,各地举行宗教活动纪念。七月,粮食收成在望,农民背着经卷转绕田间,称旺果节,预祝当年丰收。所有的文体活动均在藏历年中举行。 农历五月初五,海拔3288米的中甸草场,野花盛开,藏族一年一度的端阳赛马会(又叫天马节)隆重开幕。节日期间,人们举家出游,在山脚坝边搭帐篷,野炊、宴客。等到赛马会开始,人们便齐聚在宽敞的草坪上,观看各地骑手的精彩表演。赛马有比速度、比步法、比马上枪旗、跑马拾物和表演物质等内容。优胜的骑手,不仅为自己夺到奖品,也为自己的村寨赢得了荣誉。 决赛中获胜的选手,被热情的观众举起上抛,牦牛也披红载花,倍受青睐。优胜者奖以牛或马,以及茶、布匹等。参赛的选手都可获得纪念品,没有一个空手而归。转山会是藏族传统节日,又称沐佛节、敬山神。流行于甘孜、阿坝藏族地区。每年农历四月八日诞辰时,有九龙叶水为其沐浴,故又称沐佛节。每年这一天,甘孜藏区远近群众身着民族服装,汇集到跑马山上和折多河畔。人们先到寺庙里燃香祈祷,焚烧纸钱。然后转山祭神,祈求神灵保佑。转山后,支起帐篷进行野餐,演藏戏。唱民间歌谣,跳锅庄舞、弦子舞,骑手们还进行跑马射箭比赛。在此期间,人们还要举行物资交流活动和其他文化体育活动。 采花节是南坪县博峪一带藏族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日举行,节期两天。传说,很久以前博峪是一个荒僻的山沟,人们以采集和狩猎为生,以树叶和兽皮做衣服。一天,从远方来了一位叫莲芝的姑娘,她美丽善良,心灵手巧,教会了当地人们开荒种地和织布缝衣,还采来百合花为人们治病。有一年五月初五这天,莲芝上山采花,被镍风卷下悬崖摔死了。人们很悲伤,便在这一天上山采花纪念她。久而久之,形成了采花节。 新浪体育独家图片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