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首页滚动新闻图片视频分项新闻中国备战诸强练兵奥运场馆竞赛日程体育首页

壮族:刘三姐之乡人人能歌善舞 板鞋竞技绚丽多彩

http://sports.sina.com.cn 2007年06月04日20:16  新浪体育

壮族:刘三姐之乡人人能歌善舞板鞋竞技绚丽多彩
壮族民间很多人家都有自己的铜鼓,被认为铜鼓象征吉祥

  壮族概述

  壮族历史悠久,在秦朝势力进入岭南以前,中国东南沿海就居住着"百越"族群,壮族就是由"百越"的一支发展形成的。壮族现在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全国共有1555.6万人。其中居住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就有1415.4万人,大部份聚居在南宁、百色、河池、柳州四个地区及南宁市、柳州市;其余分布在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东省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等地;另有近两万人居住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和散居在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内。

  壮族人民居住的地方,基本上连接在一起,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和汉、瑶、苗、侗、仫佬、毛南、水等民族杂居。东起广东省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西至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南至北部湾,北达贵州省从江县一带,西南与越南接壤。

  壮族有自己的语言,50年代创制了拉丁拼音文字。 

  上个世纪中,以一部电影《刘三姐》的播出,富饶美丽的壮乡和壮族能歌善唱美名而闻名于世。

壮族:刘三姐之乡人人能歌善舞板鞋竞技绚丽多彩

  壮族民间体育

  壮族民间的体育活动丰富多样,有板鞋竞技、抢花炮、武术、游泳、棋类、踢毽、打陀螺、打尺子、顶杠、母鸡护窝、跳绳、舞狮、舞龙、摔跤、篮球、乒乓球等项目

  板鞋竞技:壮族民间最富特色的体育竞技项目,广泛流传于壮族民间。因为这个项目除竞技性外,还具有强烈的娱乐性,所以深受各民族喜爱,现在这项活动已远远超出壮族之外。板鞋竞技是瓦氏夫人当年为了培养士兵的集体观念,以求步调一致,而命人根据壮人的木履样子做成的长木鞋。让士兵3人一组或6人一组地共穿一双长木鞋,练习赛跑,要想跑得快,必须团结一心,默契配合,若有一人分心,精神不集中,便会影响全体。正是这种饶有趣味的练兵方法,使壮兵团结一致,无畏勇敢。按瓦氏夫人指挥的阵法有:“一字毒蛇拦路阵”、“两路相辅相成阵”、“三才求成阵”、“四象循对阵”、“五行相克阵”。每一个壮兵都严守阵法,把平日在板鞋竞技中练就的本领用于阵法训练,终于练就了使敌人闻风丧胆的过硬本领,被誉为“粤石良兵鸷悍,天下称最。”(《峤南琐记》)壮兵作战之勇敢,明人邝露在《赤雅》中记载如下:“临敌比偶而前,执枪者乍前乍却以卫弩。执弩者口街刀两手援矢,矢尽,投弩挟刀,与枪具奋。”短短数语,便把壮兵的英勇强悍表现得淋漓尽致。

  后来这一生活习俗用于健体强身、无论在节日还是在平时,壮族都把这一活动列为列为首选内容。

  抢花炮:是壮族民间雷鸣悠久,气势宏大的体育运动。据考证,抢花炮已有五百多年历史。每年农历三月三或秋收以后开展最为踊跃。活动由各村寨轮流主持举行。花炮为一铁环,直径约0.05米。外缠红绿绸布,比赛时,架一铁铳,内装火药置铁环于铁铳内,点燃铁铳,铁环即被轰至空中,待其坠落时,人们蜂拥抢夺。铁环有时落入河岸或山坡上,有时落入水塘或树枝上,无一定界限,满山遍野皆为活动范围。参加者在奋不顾身的争抢中,持铁环一方须依靠团结协作,突破重重围迫堵截将铁环送至指定地点为胜利。比赛过程中,观众欢声如雷,群情振奋,琐呐声、鞭炮声响成一片,簇拥庆贺,胜利者成为人们心目中的英雄。

  按民间传统,一般进行三炮,抢得头炮者象征人财两旺,抢得二炮者五谷丰登,抢得三炮者则万事如意。凡是枪得头炮的村寨来年的抢花炮活动由其筹办,同时也要准备一头染红的大肥猪和其他奖品.叫做“还炮”。

  另一种比赛是以队为单位,每队上场运动员各8名。比赛时间为40分钟,分上下两个半场(不受三炮限制),在规定时间内以抢到的花炮积数多少分胜负。场地长60米、宽50米,两端各放一花篮。花炮为直径0.14米的彩色圆形饼状,外圆成轮胎形,厚0.025—0.03米,橡胶制成,重220—240克。当送炮器将花边冲至空中落下时,双方运动员奋力抢夺,无论何方抢得花炮,可用传递、掩护、假动作和奔跑等方法,努力将花炮攻至对方炮台区。另一方可用拦截、阻挡、追赶、搂抱 (合理部位)和抢夺等方法,抢夺花炮或阻止持花炮运动员前进。持花炮运动员越过端线进入对方炮台区把花炮投入花篮内即为得分。

  学校开展抢花炮活动应以健身、娱乐为主。不要受场地、参加人数和时间等制约,可根据学校各方面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地开展活动。若教学训练条件完善,可组建代表队,进行训练和比赛,以增强学生体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抢花炮运动集抢、挤、钻、护、传、拦动作为一体,故被誉为中国式橄榄球。

  顺爬、倒爬、转爬各显奇技 苗族一年一度的[坡会],都要举行爬坡杆活动。在坡会场上,竖起一根约10米高的青桐木杆,杆的顶端挂着腊肉、美酒和糍粑。参加爬坡杆的小伙子们,一个个爬上杆顶喝一口酒又爬下来,他们各显奇技,有的只用手攀爬、身不着杆,有的又爬又蹬,有的顺爬,有的两脚朝天倒爬,有的边爬边绕杆子旋转……,谁爬得又高、又快、难度又大,就会得到满场观众特别是姑娘们的喝彩。与此同时,青年男女围绕着坡杆尽情歌舞,呈现一派欢乐气氛。

  “高脚球”:壮族传统球类体育运动,类似现代体育运动足球。不过却不能用脚来踢,无论奔跑、拼抢和踢球都只能用那对“义肢”(高跷)来运球和踢球。所使用的球过去一直用柚子,现在改用足球。据传:早在南宋时,广西南丹县人就有踢柚子的游戏;每逢中秋还要举行踢柚子比赛,近代发展为踩高跷踢足球,更是别开生面

  抛绣球:抛绣球在宋代叫做飞紽。最初还不是真正的绣球,而是一个五彩新囊,里面装上豆粟之类。到明代便有抛彩色头巾的记载,叫投帕或抛帕。绣球是用五色绸布做的带有飘带的圆球,用五色丝线精心绣制,直径2—3寸,十分精致。玩的时候,男一堆,女一堆,相隔若干距离,互相对唱山歌。双方发生感情,女方便用球带捆些礼物抛给小伙子,男方接到绣球后,如果他也爱女方,就把礼物收下,绑上自己的礼物,抛还给女方,两人便成为初交的情侣了。

  现代的绣球较大,直径约6厘米,内装米、豆、沙子等物,重二、三两,一般呈圆、方、八角形,上端系一根彩绳。多是姑娘们用各色小绸布块亲手缝制。游戏法:在草坪上竖一根高约10公尺的木杆,顶端钉一块四方形或圆形木板,板中凿一直径约60公分的圆孔,圆孔周围再凿几个直径约15公分的小孔,上面糊上各色纸。参加者分成人数相等的若干队,男女分开各站一方,每次一男一女相对而投。抛绣球者抓住彩绳甩动绣球,当甩到用力均匀时,对准杆顶圆孔投去,以穿过圆孔多者为胜。

  打棍:普遍流行于壮族地区的青少年体育活动,壮话叫“得勒尺”,意思是打尺子一样长的短棍。用具是两节短棍,短的五寸,长的约一尺五寸。参加者人数不限,主要是青少年。可以分组比赛,也可以单人比赛。先选择一个稍平坦的地方,长度为五十米左右,宽度十多米左右,成长方形。在一端的中间挖一个约三寸深的长方形地槽,面对前方的一头呈斜坡形。玩的时候,将短棍放在斜坡上,并半露出地面,用长棍一击,小棍弹起一米多高,随即用长棍把它打向前方,越远越好。参加打棍的其它人(或另一组)在前方等待,短棍飞来,争着跳起接住。谁接到短棍,谁有权回去打棍。如果没有人接到,短棍落地之后。就可以用长棍量距离(从地槽前端量到短棍落地处),以远者为胜。

  还有另外一种办法是打棍时不用接,马上丈量距离,接着把短棍横架在地槽上,用长棍往前方挑。其它人在前边接,没接住,他可以打棍,接住了,他就失去打棍机会,加入接棍队伍,由接到的人打棍。谁接的多,打棍机会就多,就有获胜的希望。

  雄耍乐:意思是坐着荡秋千,又叫踩风车。这种风车是用木条搭成两个长方形的框架,在中间交叉成十字形,交叉的地方有一条轴,可横架在木桩上转动。比赛时四人一组,分坐在框架梁上,风车绕轴旋转,当谁转到地面,用力一蹬,使风车不停地转动,以在固定时间内转圈多者为胜。打磨秋既可锻炼身体,又可培养人的勇敢精神。

  跳桌:壮族一项比勇敢的体育活动,多在农闲时举行。用具是三张八仙桌,两张并排,一张摆在上面(中间)。四周垫上竹垫,铺上禾草,以防触地伤人筋骨,跳时可以分人数相等的两个组。各在一边对跳。跳法先跳桌角,可以用双手撑桌面,双腿一跃而过。也可以双手撑桌面,翻筋斗腾空而下。接着跳高台,右脚踏上台边,飞越上层桌顶,翻筋斗而下,双手撑地立起。这个动作难度很大。跳桌是比意志、比胆量、比技艺的体育活动。

  打手毽大多由青年男女参加。毽子的做法是,用花布包上铜钱作底座,再插上鸡毛。它的特点是底座轻而大,便于拍打。手毽不能用脚踢,而是用手巴掌打。打手毽既可以两人对打,也可以几个人围成圆圈打,距离不定。所谓“花炮”,实际上是铁制圆环,把直径约5厘米的铁环用红布或红绸缠绕,置于送炮器(即铁铳)上,内装火药,燃放后,花炮就被轰上空,待落下时参加者奋力夺取,广西南宁、百色两地传统的送炮器的形状最为美观,外形为六角柱形,6边饰有图案花纹,共分3层:底层是稍大的六角柱,柱角镶有桂花边;中层腰较细,镌有各类形态的小人像;上层为喇叭状开口。按民间传统只燃放3炮,抢得头炮者,象征人财兴旺;抢得2炮者,五谷直登;抢得3炮者,则万事吉祥如意,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壮族的其它文娱活动还有斗鸡、过河牛等,过河牛盛行于扶绥县一些地方,分黄牛组和水牛组,从预定地点赶牛过河,胜者获奖。        (右图壮族的手毽)

  壮族民间音乐、舞蹈

  在集中本民族民间文学、音乐、舞蹈、技艺的基础上,壮族人民创造了壮族

  铜鼓是壮族最有代表性的民间乐器

  壮族传统吉祥物

  (左图壮锦是壮族民间最有代表性的织品,过去曾作为向朝廷进贡的贡品。至今壮族地区的壮锦仍是享誉国内外珍贵礼品。)

  壮族民间传统节日

  壮族民间传统节日很多,几乎每个月都要过节,最隆重的节日莫过于春节,其次是一年一度的“三月三”歌节、清明上坟、七月十五中元鬼节、八月十五中秋,还有端午、重阳、尝新、冬至、牛魂、送灶等等。

  春节一般在腊月二十三过送灶节后便开始着手准备,二十七宰年猪,二十八包粽子,二十九做糍粑。除夕这天,男女老少全家欢聚一起,煮出初一全天吃的米饭,叫“压年饭”,这是预祝来年五谷丰登的意思。

  除夕晚,在丰盛的菜肴中最富特色的是整煮的大公鸡,家家必有。大年初一,天还没亮,人们就起床梳洗打扮,迎接新春的开始。居住在山区的壮族人民,还有个汲新水的习俗:春节那天,妇女们穿着新衣新鞋,鱼贯地来到河边水渠,挑新水回家。她们边走边拖着象征牛、马、猪、羊、狗、猫的石头,口里还模仿着六畜的叫声,祝福来年“六畜兴旺”。

  汲回来的新水,加红糖、竹叶、葱花、生姜煮沸后,全家和客人都要喝。据说,喝了这象征吉祥的新水,来年人们会更加聪明伶俐。

  “汲新水”习俗表达了壮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渴望。初二以后方能走亲访友,相互拜年,互赠的食品中有糍粑、粽子、米花糖等,一直延续到十五元宵,有些地方甚至到正月三十,整个春节才算结束。

  春节期间,壮族人民还开展赛歌、跳舞等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舂堂舞是壮族人民在春节期间用来庆贺新年,预祝丰收的舞蹈。他们认为跳了舂堂舞,来年粮食堆满仓,故有“正月舂堂闹轰轰,今年到处乐添丰”的俗谚。跳舂堂舞时,要一面唱一面舞,若干名妇女每人背着一条舂米之杵,撞打在长形木桩上,还用竹筒配打成节奏,初名“谷榔”,壮语“谷”是“做”之意,“榔”为舂米槽。后来感到木杵太笨重,不便舞动,改用扁担来打,乃易名“打虏烈”,“虏烈”为打扁担之声。舞者各执扁担,围绕木槽,上下左右,边唱边打。舂堂舞舞步雄健、活泼、场面热烈,欢快,体现了壮族人民勤劳勇敢,乐观豪迈的性格。

  三月三按过去的习俗为上坟扫墓的日子,届时家家户户都要派人携带五色糯米饭、彩蛋等到先祖坟头去祭祀、清扫墓地,并由长者宣讲祖传家史、族规,共进野餐。还有的对唱山歌,热闹非凡。

  1940年后,这一传 统已逐步发展到有组织的赛歌会,气氛更加隆重、热烈。

  三月三:在壮族民间向有“百花幽香在三月,三月壮乡情满歌”,又叫“三月节”、“花街节”、“风流街”等,是壮族的情人节。“风流街”据说是过去壮族青年为冲破婚姻包办枷锁,争取自由恋爱,自由择偶而兴起的习俗,是壮族青年节,是情与歌的节日。

  人说:走进花街节,心都醉了!不等太阳出山,“勒少”(小姑娘)、“勒冒”(小伙子)就从四面八方赶来。姑娘身着各色各样盛装,打扮得花枝招展;小伙子一身穿戴,更显得英雄潇洒。

  她们或肩挎彩包,或身背笆箩,手挽提兜,都带着自由最满意的礼物,怀着喜悦心情,在花街上实现自由的愿望。“勒冒”想得到意中人的毛边鞋,花鞋垫,锦绣包作留念,便立下山盟海誓;“勒少”也盼望有痴情朗送银链、项圈、手镯、头帕、手巾为定情物,并许下终身白头愿,故又称“壮族情人节“。

  陇端节:流行于富宁壮族民间的节日,农历一至四月间,陇端节意为“到宽阔平坦的地方去。”

  民间传说陇端节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起源于对壮族英雄侬智高的纪念活动。节日期间,人们盛装歌舞,热闹非凡,一台台壮戏连日连夜地表演,白天演武戏,夜里演文戏,俗话说:无戏不陇端。除了看戏对歌,年轻人在节日里异常活跃,他们通过对歌跳舞互相认识,加深情谊,并根据才貌人品等的比试,推荐本年度最佳“风流人”,所以,陇端节又被称为“赶风流歌会”有首古诗这样描绘陇端节盛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