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首页滚动新闻图片视频分项新闻中国备战诸强练兵奥运场馆竞赛日程体育首页

普米族:起源于祁连山的古老民族 过大年时打秋千

http://sports.sina.com.cn 2007年06月04日20:22  新浪体育

  普米族概况

  普米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起源于古代祁连山一带的羌人。根据族内、外专家学者研究认为:古代羌人的一支早期经柴达木盆地进入巴彦喀拉山西北段的江河源头地区,并在那里进行部落联盟,形成“槃木”共同体。大约到了先秦时代,槃木共同体的大部分游牧迁入到现在的川西北线一带,与自甘南南下进入川西的“白狼”结合成更大的族体,史称“白狼槃木”。汉代,白狼槃木已经迁移到滇西北的边境,宋朝末年,川西南槃木中被迫跟随忽必烈南征的兵吏首次到达兰坪,此后陆续有农牧民到达于此定居,繁衍生息,直至今日。

  根据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共有3万余人。由于历史的原因,普米族人居住较为分散。主要居住在云南西北高原的兰坪老君山和宁蒗的牦牛山麓。少数分布于

丽江、永胜、维西、中甸以及四川的盐源、木里等地。与汉、白、纳西、藏等民族交错杂居。形成一种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

  普米族自称“培米”。“培”意为白,“米”意为人,有白人的含义。古代汉文史籍称之为“西番”或“巴苴”。

  1960年5月,根据本民族人民的意愿,宣布改“西番”为普米,从此正式定名并将自称和他称归于统一。普米族有自己的语言,普米族人在与周围民族和睦相处的交往过程中也掌握了多种民族的语言。普米男子普遍兼通汉、白、纳西、藏等民族的语言;但没有流传至今的文字,仅发现有一种处于文字前身状态的刻划符号,在宁蒗和木里的普米族曾经使用过简单的图画文字,字数虽少,但已经堪称萌芽状态的原始文字。

普米族:起源于祁连山的古老民族过大年时打秋千

  普米族民间传统体育

  普米族的民间体育运动主要有打秋千、射箭、打磨秋、跳绳等。这些娱乐活动,常带有普米族居住山区和半农半牧生活的民族特点。

  打秋千:在形式上与其他民族类似,但是其秋千架很有特色。普米族人把六根长干木料分成两组,每组三根,并分别用竹篾绳栓住一头,竖起来后叉开,形成两个三角支架,中间横搭一根木料,上面栓一根长篾绳套,人就站在绳套上,两手抓住身体两边的篾绳开始荡秋千。打秋千这种运动一般在过大年时进行。

  摔跤:普米族也有摔跤形式,其方法是摔跤的双方先握紧对方的腰带,然后 用肩、臂和腰的动作将对方摔倒为胜,在摔跤过程中不能抱腿和绊脚。一般都是三局两胜。如双方同时双肩着地称“平肩”,如果平肩三次就不能再比赛了。

  打磨秋:是在一根竖载的短木桩上横扣一根光滑的粗木干,杆两头分别压上一人,旋转起来进行取乐的一种活动。打磨秋大多是节日期间在村边举行,参加者以青年男女和较大的孩子为主。

  此外,在普米族民间也有射弩活动,其方法也各周边其他兄弟民族一样。

  普米族民间音乐、舞蹈

  普米人能歌善舞,民歌丰富多彩,有着浓郁的民族风格和乡土气息,反映了普米人的生产、生活、历史、伦理、思想感情和审美情趣。

  音乐

  普米族声乐中各种曲调大多已经定型,并形成了各自的区域特色。在宁蒗以北各地区的音乐曲调中受到了藏族和彝族声乐的影响,也保持了本民组的特色,兰坪民歌的声乐部分则既有藏族音乐的痕迹,也体现了普米民歌代代相传的风格。

  可以分为民歌(含情歌)、哭腔、礼仪和祭祀四个部分。其中民歌又可以分为山歌、老年凋、出门凋、猎歌、生活(生产)凋、敬老歌、牧歌等;哭腔属于发自内心的声音,不受节奏和音高的约束;礼仪歌则在特定的礼节和礼仪中才可以吟唱,因此流行面较窄;祭祀歌主要由原始宗教音乐为主要成分,内容丰富且风格各异,主要有拜龙凋、祭山神等。

  舞蹈

  根据来源的不同,普米族的舞蹈可以分为生活舞蹈和宗教舞蹈。

  普米族的传统舞蹈“打锅庄”就属于生活舞。锅庄舞舞蹈动作大多反映了耕作、狩猎、纺织、洗麻等方面的生产劳动形象。传统的锅庄舞有七十二凋,但是现在一般只能演奏十几种曲调。锅庄舞舞步刚健明快,热情奔放,动作幅度有大有小,边唱边舞,保留了古代歌乐舞三位一体的特点。

  普米族舞蹈大都带有集体舞的性质。

  宗教舞蹈是普米族舞蹈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普米族民间传统吉祥物

  普米族民间工艺竹编历史悠久,而且做工精细,其中尤以竹编“笃巴”为人们所爱,所以民间很多人认为:作为普米族吉祥物,当以“笃巴”莫属。

  笃巴是普米族语,实际是一种竹编的篾盒。

  普米族传统节日

  普米族节日,主要是大过年、大十五节、绕岩洞、转山会、尝新节等等,这些节庆活动与普米族人的生产劳动和宗教习俗有着密切的联系。

  “大年”节,是普米族人民最隆重的节日,每年农历腊月举行。具体日期,各地不同,三、五天或十余天。节日这天,各家各户在院内、大门外和屋顶上栽、插青松,以示四季常青,兴旺发达。晚上,全家人围坐在火塘边吃 团圆饭,夜间要留人守岁。当雄鸡啼鸣时,各村寨鸣枪吹锣 螺,以示报岁。接着,各家举行祭房头,祈祷平安吉祥、五谷 丰收。然后,男女青年争先恐后地跑到水塘、小溪,水井背 水,以最先取得净水为吉祥。年节期间除亲友互相拜年、祝福外,各村寨还要举行文娱体育活动,主要有唱歌、跳舞、打 靶、荡秋千、赛马、赛跑和捕捉飞鸟等项目。

  大过年: 普米族人的春节一般要持续三天到半个月时间,在宁蒗以腊月初七为岁首,兰坪和维西的普米人则在正月过春节。春节期间,普米族同一氏族的人邀约集体上山放牧,共同聚餐。青年男女举行赛马、打靶、赛跑、踢毽子、荡秋千等多种形式的文体活动。每逢新年,普米人还要为年满十三周岁的小孩举行成丁礼,祝福他们能够健康成长。

  大十五节:宁蒗普米人在每年腊月十四身着鲜艳的节日盛装,扶老携幼上山露营,举行篝火晚会,次日,绕“嘛呢堆”祈祷求福。青年男女也利用这一节日唱歌跳舞,进行社交活动。

  清明节:是兰坪、维西一带普米人民的三大节庆之一。活动内容大体上与邻近地区的白族和纳西族相似,家家门前插柳、上坟祭祖,青年男女到河边野餐。

  转山会:是一种群众性的宗教节日,每年夏历七月十五,宁蒗地区的普米族要进行“转山会”,拜干母女神,青年男女也利用这个机会进行社交和娱乐。男子携带甜食,女子携带甜酒瓜果到狮子山游玩。路遇行人,无论是否相识都要热情关照,互赠食物。

  尝新节:每当大小春收获季节,普米族人都要举行尝新节。每家用新粮酿造成美酒,并煮新米,供奉灶神,祭祀祖先,然后全家宰鸡杀羊,煮猪膘肉,宴请亲友,庆祝丰收。

新浪体育独家图片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