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首页滚动新闻图片视频分项新闻中国备战诸强练兵奥运场馆竞赛日程体育首页

申奥"尴尬往事"显蝶变效果 微笑北京古老韵味何处觅

http://sports.sina.com.cn 2007年08月06日09:20  新华网

  新华社记者李舒奥运改变了北京。

  说起北京的变化和发展,曾任北京2008年奥申委副秘书长的孙大光透露了一段申奥期间的“尴尬往事”。

  2001年2月,国际奥委会考察团即将下榻中国大饭店。在为客人安排房间时,大家对饭店设施和服务都很满意,但推开房间南面的窗户,灰蒙蒙的前方是一片片低矮、破旧的建筑。

  为不影响考察团对北京的印象,孙大光和他的同事一起用屏风对房间做了“修饰”。

  如今,中国大饭店周围,一座座现代化的写字楼拔地而起,已经是北京CBD商务区的核心区域,成为中国白领上班最集中的区域之一。

  这只是北京快速变化的一角。“几个月不见,北京就会魔术般地展示出更清新的面孔,这个古老都市的现代化旋律让人着迷,”美国某公司亚太区首席代表约翰·布鲁斯感叹。

  筹办奥运会,北京这座千年古都正经历着一场蝶变。

  地图编辑的“烦恼”

  《北京人手册》是一本介绍北京的地图小册子,每年出版一本。编辑部的一项主要工作是将城市里新出现的重要信息标注在地图上。

  主编冯文成告诉记者:“从最初的100多页增加到现在的500多页,两名专职地图勘察员每天走街串巷,记下新的地名、新街道、新小区、新公司、新行业……以前一周跑一个区,现在跑一个区半个月。”

  冯文成说,刚开始,我们的烦恼是没有足够的信息进行标注,现在的烦恼则是信息太多了没办法标注,“我家住在人民大学,过去只有三条公交线路,现在则有十多条”。

  2007年1月1日,北京市民惊喜地发现原来1元的公交车票降到了0.4元,而公交路网也织细织密了。已拥有四条轨道交通的北京城,9月又将迎来地铁5号线通车,一张快速出行网在北京初具规模。“十五”期间,北京轨道交通里程翻了一番,从54公里增长到114公里,到2010年,每天将有400万至500万人次乘坐地铁出行。

  一座座标志性的奥运工程和新型建筑正在迅速改变北京的面孔,北京市城市发展趋向优化,一批有代表性的城市功能区开始形成。王府井步行街、西单文化广场等特色街区,逐步成为体现现代化城市风貌的重要标志。

  市民徼燕博告诉记者:“北京的绿地也越来越多了,我家住在奥运村,原来的平房和庄稼地,现在已经是漂亮的森林公园了。”2006年底,北京的森林覆盖率达到35.5%,林木绿化率51%,每一个北京人拥有绿地47平方米,拥有公共绿地12平方米。

  老北京的韵味还在吗

  人们渴盼着一个新北京,但老北京那悠长的韵味儿还在吗?

  追逐“国际化大都市”梦想中,北京人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新与旧完全可以走向和谐统一。越是传统的,越是北京需要向全世界展示的。

  黑色车身,黄铜车把,车夫身着黄坎肩、收脚裤……35岁的景老七每天的工作是蹬着三轮车带游客逛老北京城。鼓楼、什刹海、烟袋斜街、银锭桥、恭王府……这是景老七每天的路线,也是外地人、外国人来北京要去的地方。

  北京奥组委主席、北京市委书记刘淇说,我们高度重视并加强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已制定了相关地方法规,历史文化保护区的范围从25片增加到40片。从2003年到2008年,北京将投资近一亿美元,用于保护和修缮重点名胜古迹。政府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决心正在加强。

  东城区现有胡同581条,是北京主要的旧城保护区。今年北京制定了《东城区百条胡同整治方案》,东城区共投资1254.3万元完成了69条精品胡同整治,占全区胡同整治任务的62%。

  留下这些胡同,北京也就有了神韵。景老七的生意不错,平均每天能有五六拨客人,很多是外国人。景老七说:“外国人来咱中国,不是看高楼大厦,看的是咱地地道道的老北京!”

  后海的酒吧街上,交织着汉语、英语、德语、法语、俄语,有穿着唐装的金发碧眼,有身着冲锋衣裤的中国男女;坐在四合院改造的酒吧向外看,看到了一个充满神韵的北京。

  北京微笑

  “我们要抓住奥运会这个契机实现人素质的现代化,”北京市市长王岐山说。

  转变人的素质,北京市从实实在在的小事情抓起。如微笑服务、自觉排队、反对乱吐乱扔、反对出租车有臭味、要求提高英语水平和反对肮脏厕所等。

  倩薇是一名导游,经常带团来北京。她告诉记者,如今北京的微笑越来越多了,“京骂”、随地吐痰、夏天光膀子的老爷们儿少了。

  今年春节和五一长假,北京的6247名城市志愿者在主要商业网点、旅游景点、庙会等建立了150个服务站点,开展信息咨询、应急救助、语言翻译等,他们的微笑感染着每一个人。

  一项政府倡导下的排队运动在北京进行。2月11日,北京启动“排队推动日”;此后每个月的11日,北京都会有“文明乘车监督员”和志愿者引导乘客排队。半年来自觉排队的风尚在北京逐渐形成。

  北京窗口行业从业者在学习英语,出租车司机田广志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用汉语标注发音的英语单词,奥运会前他必须学会200句英语。北京市公安局编写了小册子规范民警言行,警察说脏话、行为粗暴将被处分。

  和谐社区建设正在北京全面展开。长椿街14号居民陈永立说:“我现在每周都参与社区组织的多种文化和体育活动,大家精神上有了依靠,活动中相互交流,增进了社区邻里间的理解和感情!”

  首都文明办一项调查显示,北京市民的文明程度明显提升。随地吐痰现象由2005年的8.4%降为2006年的4.9%;乱扔垃圾现象由9.1%降为5.3%。与此同时,北京社会治安状况良好,市民安全感不断增强。

  文明、奉献、关爱、和谐的人文精神使得北京这座古老的都市更加美丽。

  首钢搬迁效应

  7月发布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单位GDP能耗等指标公报显示,全国仅北京市完成了2006年单位GDP能耗降低率的目标任务。北京市万元GDP能耗0.75吨标煤,比上年下降5.25%,万元GDP水耗下降11.9%。

  这一数字来之不易,背后是首钢搬迁这样的产业结构调整大手笔。

  2005年2月,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首钢搬迁方案,同意首钢实施压产、搬迁、结构调整和环境治理,首钢搬迁完成后工业区旧址的功能定位为“城市西部综合服务中心”和“后工业文化创意产业区”。

  同时,北京也开始了一场以保护环境、降低能耗为目的的“瘦身运动”,四环路以内的工业企业陆续被迁出。

  随着钢铁、化工这些“硬产业”迁出北京,北京“置换”出发展其他产业的巨大空间,北京市以生产服务、文化创意为代表的“软产业”正在迅速崛起。

  2006年,服务业已占北京GDP70%,成为北京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以金融产业、信息服务、文化创意、科技研发等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7%,高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所占比重为7.8%。中关村科技园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商务中心区、金融街等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初具规模,在首都经济中的主导地位日益突出。

  产业结构调整,使北京的蓝天得到保障,环境进一步改善。2006年,北京市区空气质量达标天数241天,家住石景山区、紧临首钢的“老北京”冯艺告诉记者:“这里的空气越来越好了,几年前出门要戴口罩,现在口罩下岗了。我相信,2008年举办奥运会时,北京天会更蓝,水会更清,空气更新鲜。”(完)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