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媒体时代报纸受冲击 五手段中国体育报走出新路http://sports.sina.com.cn 2007年08月24日18:37 新浪体育
王崇理::各位来宾,下午好!十分感谢马国力先生能够给我这么一个机会,上午和下午听到了几位老总,颇具震撼力的描述。毫无疑问,传统媒体在新媒体的冲击下,生存的空间越来越困难。有个信息就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一位老先生,曾经这样预言,到2044年的10月,最后一份纸质媒体的订阅者将退掉,关门走人,这是一个消息。还有一个消息,据北京市某个重点中学的调查,一个班的学生有1/3的人不再看报,所以说新媒体的崛起和发展,对传统媒体形成了巨大的挑战,特别是作为中国体育报来讲,既是传统的媒体,但是内容又是很狭窄的体育这么一个媒体,确实在生存的问题上,我们感受到了真真切切的这个压力。当然作为中国体育报来讲,这是一张有着悠久传统的体育报纸,它有着辉煌的历史,中国体育报是1958年创刊,报道中国体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体育信息资源独家占有,在当时的那个年代,可以这么讲,90年代以前,在体育新闻的这个报道上,因为中国体育报应该是没有对手,这里面可能有在座的年龄大一点的老的体育工作者,可能会有这种感受,中国体育报当时的社会认知度是很高的,他作为体育的官方报纸,从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开始,作为中国体育代表团一个重要的宣传平台,在历届奥运会的新闻大战中都有着很强的影响力,在同行之中也有着相当的影响。 这是中国体育报有过辉煌的历史。但是刚才我在开场白中已经讲到,随着时代的发展,随着新媒体的崛起,对于传统的纸媒特别是对于传统的中国体育报来讲,和综合报纸相比,它在内容上更加狭窄,因为进入新的时代以后,体育新闻过去是可以说是有垄断的优势,你比如记者出国采访他没有机会,接触国家的这个运动队,接触运动员教练员别的媒体也没有这个条件,但是到了90年代以后,特别是纸媒的蓬勃发展,分这块蛋糕的已经遍布天下,我常说体育新闻实际上就是变成了社会的公共新闻,跟其他的专业新闻也是不一样,一场体育比赛大家同时转播,大家同时在报道,其实这本身对我们曾经有过的优势就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特别是电视媒体的介入,上午我们看到美国电视的令人震撼的各种场面的画面,我想这就是电视媒体它自身所具有的巨大的优势,这个已经完全超过了文字的表述。 电视是竞争的一个对手,另外就是网络,特别是网络媒体的蓬勃发展,对于纸媒的生存来讲,又形成了空前强大的冲击,在即时新闻,现场转播他都能够让读者在第一时间里了解到奥运会上随时发生的事情,对于体育新闻报道的最激烈的竞争平台,比如奥运会来说,如果我们还仅仅只提供那些被重复了不知多少遍的一般信息的话,我们的读者必然会远离我们而去,这是很自然的。从体育信息传播的时间和空间上来看,电视直播那是纪实性的,网络媒体的直播和网络媒体的这种互动那更加直观,更加直接,如果说纸媒在这场竞争中不能解决他的问题,比如一张报纸到了读者手上,无论从时间上来讲,从内容来讲都是过时信息,你这张报纸就是一张废纸,对于读者来讲没有任何的阅读价值,正是因为我们面临着如此巨大的挑战和困难,但是为了我们的生存和发展,我们也就这个问题进行了多年的探索和尝试。就奥运会报道的规律上来讲,我们也进行了一些实践。 从2000年悉尼奥运会到雅典奥运会这期间我们也进行了一些有意义的探索和尝试,效果也得到了同行和读者们的基本认可,但是作为传统的体育媒体来讲,如果探寻到新的发展途径和新的发展机会,我想这个是我们不仅仅从今天开始,就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从十年前开始已经对这方面的问题进行了一些探索。经过多年奥运会报道的摸索,我们认识到奥运报道扬长避短,突出新闻选择,走专、精、深之路,并以此作为我们寻求发展的突破口,中国体育报以及专业性和权威性的身份,大大突破了对新闻的选择。准备要将最有价值的信息传达给读者,在关注夺金之争的同时,突出从专业角度选择当日主打新闻,要从精彩的细节入手,对重要新闻进行升华报道,以表达本报对当天赛事的把握突出个性。所以我们在电视和网络的这个双重压力面前,体育报道的报道必须要寻求新的出路,这个专、精、深是我们的一个初步探索当然了下一步怎么样使它更加多彩,我想这可能是我们将来的一个任务。 对于即将到来的08奥运会来讲,我想这是媒体空前的一场大战,特别是新媒体的加盟,除了传统媒体之外,特别是新媒体的加入,我想对我们这个传统媒体的生存空间,会挤压的越来越小,我们的生存会越来越困难,因为08年奥运会肯定是个新媒体的充分展示自己能力的一个时机,所以传统媒体怎么办?我们想大体上作为中国体育报来讲,我们有这样几个设想,就是在寻求新的发展之中我们有这么几个环节,这样的话跟大家做一个交流,很简短,一个是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这个是老生常谈,对中国体育报来讲,我们是国家体育总局的宣传平台,奥运会的宣传上一样要把握住舆论的导向,因为媒体大战对奥运会的报道中往往在宣传上有一些误差,比如对金牌的宣传。很可能把公众的注意力完全吸引到对金牌的争夺和宣传上。当然从竞赛的角度来讲这也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就奥运会来讲有更丰富的内涵,奥林匹克精神对于参赛运动员所表现出的拼搏的精神,这个可能是在奥运宣传中特别值得注意的一点。 第二个环节就是想深入采访,既然是作为传统媒体,这个办法也确实是很传统,看起来是个笨办法,是个老办法,但是就在我们近几年的报道实践中我觉得这是管用的一个办法。之所以提出这么一个深入采访的要求,那就是因为我们现在获取体育信息的渠道是太多了,一个是电视的转播基本上大家认可的一种方式,再一种方式就是网络新闻,网络新闻对于体育的报道,在这个问题的把握上从目前来看确实也有一些偏差,有一些偏差,以讹传讹的东西比较多,所以作为体育报来讲,如果我们的从业人员报道的技术仅仅在依赖网络上的信息,我想这就有问题了,所以对于中国体育报的记者来讲,首先一条必须要深入采访,可能跟其他媒体来讲,我们有这个优势,我们记者可以深入到运动队,可以参加运动员的训练,可以参加他们训练之后的业余活动,可以和教练,和他的医生,和他的营养师包括和他的心理师的沟通。这种深入采访获取的信息,我想这肯定是其他媒体,包括网络媒体,包括电视媒体所不具备的这个优势条件。所以我想这个深入采访虽然是个老办法,笨办法,但是也可能是我们将来走出困境的一个好办法。 我想在这里再罗嗦几句,关于深入采访,因为体育报这几十年来,说句老实话,我们有些专项记者深入的程度,令有些教练很敬佩,运动员有些话不跟教练讲,跟我们记者讲,这是我们可贵的财富,当然这几年由于人员的变化,新的从业人员的增加,从基本功上来讲可能有很大的差距,但是从编辑部来讲,对于深入的要求,不能降低,而且要更加的严格,更加的严厉,必须要深入采访,不是经过采访的信息,是不能发布的。这是第二个环节。 第三个环节就是强化策划能力,为什么要强调策划能力,第一体育信息已经成为一种公共信息,如果在平面上进行报道的话,我们没有任何优势,刚才我讲了,时间上就不行,因为我们出版周期在这儿摆着,所以说必须在平面信息的基础上加强策划,编辑要有策划,记者也要策划,记者不是说有什么有闻必录,那也是不行的,我曾经跟我们的一线记者讲过,哪个地方最热闹你不能去,哪个地方的,中央电视台话筒对着那儿,你也不能上哪儿起哄,那个信息电视一直播,全是公共信息,一线记者必须要有这个能耐,到了现场要自行观察,哪个地方是别人注意不到的,哪个地方是别人所看不到的,这个就是一线记者的本事。所以我想这个我们在编辑部反复强调这个事情,特别是到了现场,一定要避开公众视线,这样你采集来的新闻和信息,我想才有用。 第四个环节就是加强评论,这个也是突出媒体个性的一个措施,同样一场赛事,过去有这个传统,足球比赛完了看看黄河怎么讲,这个排球比赛完了看看黄志文怎么说,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他们对项目的熟悉程度和理解程度达到一家之言的地步,我想这也是避开了网络和电视直播,我们生存的一种缝隙,所以这一块我们也是要强调在文笔上,包括消息的写作,通讯的写作,人物的写作,其中一定要有评述的成分,你个人的理解,个人的分析和个人判断,这样强调个性,突出个性。或许我们才能有立足之地。 第五一点就是在版面的语言上我们也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摸索,大胆的使用一些图片,包括展示现场细节的图片,这样的话更能丰富这个视觉效果,增加版面的容量,总之为了应对08年的新闻大战,为了应对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这种挤压,作为传统媒体,作为一份老的专业体育报,我想这可能是我们仅仅想到的一些办法,能不能走出困境,能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一席之地,我想还不敢下这个结论。 最后一点就是讲寻求发展,新媒体的出现,大家挤压了平面媒体的生存空间,但在竞争中同样也蕴含着共赢的机会,我想平面纸媒对于网络而言,应该是互为借鉴,互为补充的,这几年我们和网络包括新浪、包括搜狐我们也有过一些合作,在合作之中我们也看到了自身的一些长处。能够和网络形成互动,我想不管是电视也好,网络也好,移动也好,这些强大的硬件传播手段,离不开内容,如果说体育报我们不能提供这些媒体,新媒体感兴趣的内容,那我们是真正的就“完蛋”了。如果说我们能够提供让这些新媒体感兴趣的内容,我想这是我们一个基础。所以说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体育报会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利用国家体育总局的这种资源,将在既有公共信息的基础上,做的更专业,更精细和更深化。 第二点就是希望新媒体能够和传统的纸媒体形成一个互为依托,互为纵深的一种关系,为我们的读者提供更丰富的精神产品,形成共赢的局面,当然这是我们的一个美好愿望,我也希望通过中国体育报编辑记者的共同努力,在新媒体的支持、帮助和鼓励下,我想今后2008年北京的奥运会,我想会出现一个新的共赢的局面的,谢谢大家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