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北京成最大"奥运大学" 奥运培训将形成长远奥运遗产http://sports.sina.com.cn 2007年08月28日13:26 南方周末
本报记者马昌博发自北京 实习生马会锋 除了进展神速的奥运会场馆外,北京正在赢得更多的赞誉,国际奥委会第29届奥运会协调委员会主席维尔布鲁根还“希望北京奥运会能有更多的‘遗产’惠及人类”。 对于北京来说,奥运会不仅是一次体育比赛,它将让北京成为有史以来最大的“奥运大学”。 它的学生包括1700多名受薪人员、2000多名体育技术官员、40万名赛会志愿者申请人、3000万人次的城市志愿者和社会志愿者、125万名窗口行业员工,还有北京的大中小学生和普通市民。在北京范围,总和是一千多万人。 8月17日,北京奥组委向国际奥委会奥林匹克博物馆赠送了北京奥运培训教材,第一批16种共45册。这是奥林匹克博物馆首次收藏2008年奥运会培训教材。 奥运会培训工作协调小组从2005年就已成立,其下属成员单位有30个,包括中直机关工委委员和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副局长都是小组的副组长。 2005年起,北京奥运会培训协调小组开始牵头组织编写奥运培训教材,以满足对赛会筹办人员、服务保障人员和社会各行各业不同群体的培训需要。这些读本介绍奥林匹克运动基本知识,奥运会和残奥会的目标理念、竞赛项目和观赛礼仪及奥运英语知识。同时,也教授如何让举止优雅而文明。 北京市委常委、教育工委书记、奥运会培训工作协调小组组长朱善璐在捐赠仪式后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说:“我们现在通过培训,第一是要办好2008年的奥运会,第二是推动整个城市的国际化水平和市民素质的提升。” 培训者正努力改变过去宣读文件般的培训方式,并分析各种可能的影响对象,比如社区的奥运常识培训主要吸引的是小孩和老人,而中年妇女则是电视公益广告的主力受众。 北京奥运会培训协调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张振良说,抓住奥运契机,提高北京市民的素质,“是重大战略问题”。目前已经有三千多名培训老师被登记在册。 培训经费大部分由各单位自己负担,为了保证基层的热情,北京市政府要求财政局积极支持奥运培训工作。 培训工作协调小组正在努力运用各种形式,一场轰轰烈烈的“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运动,在这座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城市展开,每个人都在“奥运会马上要开始了”这个语境中规范自己。 每个人都处于文明监督之下,《首都窗口行业文明服务公约》已经成为行业铁律,“别给奥运抹黑”此类的传统舆论也在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要让自己“文明”起来,并不是件难事。报名申请奥运会志愿者,可以获得专业的培训。普通市民工作中可以参加“迎奥运微笑服务行动”,可以听“迎奥运文明服务报告团”的报告;闲暇时间可以去市民学校、奥林匹克社区,听奥林匹克大讲堂的讲座,可以参加门类繁多的社区志愿服务。如果是学生,可以参加“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或“同心结”学校的各种奥运活动。 主管领导希望奥运会能给北京留下更多的意义,朱善璐说,奥运培训所能形成的,“是一个长远的奥运遗产,而只要是形成了文化的,一定是长远的。”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