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奥运给北京带来非物质遗产 公众不文明行为显著减少http://sports.sina.com.cn 2007年10月06日15:14 南方都市报
奥运给北京带来非物质遗产 有调查显示,北京市民随地吐痰、乱扔杂物等现象这两年明显减少 一位穿着考究、仪表堂堂的男士款款走来。忽然,一阵低沉的声音从他喉咙传出。随即,他一扭头,就把痰吐在了大街上。 举办奥运会不是盖场馆 随地吐痰的行为已经触犯了城市文明的法规,但这和其他一些陋习一样却每天都在北京街头成百上千次地上演。为了能在奥运会来临之前塑造首都北京的良好形象,中国政府开展了一系列“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的活动。 今年的“五一”黄金周期间,政府向公众分发了10万多纸袋以防止随地吐痰,共有89人因吐痰而被罚款20至50元人民币不等。 “举办奥运会不仅是盖几个体育场馆那么简单的事。”首都文明办主任张慧光说。官方数据显示,奥运会期间北京将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50万游客和运动员。“到时候,中国好的一面,坏的一面都会放大。一旦给外国朋友留下坏印象,再想改变就难了。”她说。 因此,在奥运会之前消除市民的不文明举止,“将为中国乃至全世界留下一份重要的文化和历史遗产。”张慧光说。 作为倡导首都市民文明行为的主要力量,首都文明办每天都在和时间赛跑。张慧光和她的团队利用电视公益广告、报纸插图和街头宣传画来提升这个1500万人口的城市的形象。 “让居民和游客养成文明习惯是持久战。目前,我们主要在几大迫切需要改进的方面下工夫。”张说。吐痰、插队、说粗话和在公共场所吸烟被她视为“新四害”。 排队日对付插队 对付插队的方法之一就是推行“排队日”。从2007年2月开始,每月的11日为排队推动日,因为11这个数字看上去就像是一前一后排队的两个人。 身着制服的排队督导员,挥舞着小旗,在排队日出现在汽车站和地铁里督促公众排队。现在,在地铁和公交车站插队的人越来越少了。 “今年3月,我们把重点放在公交车站和地铁站。4月,我们在医院里宣传排队。”张慧光说,“我们送给排队看病的人鲜花,表达对其文明行为的赞许。” 给430万家庭发文明手册 北京还为430万家庭发送了文明规范手册,为公务员和服务行业中87万出租车司机、餐饮服务员和公交车售票员开设文明礼仪课程。 “像'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别多问!''我可帮不了你,爱问谁问谁去'一类的不耐烦的话不能再说了。”36岁的出租车司机赵贵林说。 北京市运输管理局副局长姚阔说,他们已经制定了12项出租车司机社会信誉评价指标,对出租车司机文明行为进行评估。评价内容包括运营中不吸烟、不乱收费、不吐痰、不乱扔杂物等。“出租车司机必须牢记他们的服务是北京的一个窗口,对塑造北京形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姚说。 这一系列措施收效显著。中国人民大学今年发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2006年,有4.95%的北京市民随地吐痰,比2005年下降了3.5个百分点。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奥运研究中心问卷调查发现,在公共场所乱扔杂物的现象从2005年的9.1%下降到了2006年的5.3%,插队现象从9%下降为6%。北京市民公共行为文明指数2006年为69.06,比2005年提高了3.85个点,这一指数包括公共卫生、公共秩序、公共交往、公共观赏、公共参与五个体系。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