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古代奥运蕴含古朴大智慧 教练运动员留下千古传说http://sports.sina.com.cn 2007年12月19日12:52 体坛周报
古代奥运选手实际上远比我们今天想像的要职业,他们不仅在每届奥运会前需要完成强制性的10个月训练,而且还要聘请自己专属的教练,有的阔佬运动员甚至还把自己的按摩师、涂油师和营养师一起浩浩荡荡带到奥林匹亚来。 哲学家闭门出荒诞 常规的训练在各个城邦的健身馆内进行。这实际上是古代希腊城邦的文化中心,柏拉图就是在健身馆中和他的弟子讨论哲学,数学家在这里演算几何,而画家则正好利用这里训练的人体来写生。 最传奇的训练方法,属于来自克罗顿地方的米罗。这位自公元前540年开始在摔跤项目上完成奥运5连冠(这一纪录从未被打破)的传奇人物,训练从奥运倒数第4年就开始:第一天,他背上一头新生的小牛犊在南意大利地方走上一圈距离,从此每日坚持举同一头小牛不断,4年后他已经有力气举起一头4岁龄的小牛。还有一种说法是他每天抱着小牛走一英里,4年后他就带着小牛到奥林匹亚,绕体育场一圈后杀掉小牛,烤上火,直接把小牛吃掉,在训练的同时还达到了震慑对手的目的。 当然,大部分运动员没有这样的天生神力和坚强意志,他们需要能提供更系统训练方法的教练。通常来说,这些教练一般年纪都超过40岁,和今天一样也以退役运动员为主。尽管他们可能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很多人没有受过严格的教育),但他们却有来自实践的理疗、解剖学、医学甚至营养学的理论。 这当然不是说当时没有系统的训练理论。事实上,最迟到公元前五世纪,就已有了第一本训练专著——由前444年的奥运会五项运动冠军、来自塔林敦的伊克库斯撰写。尽管此书没有流传下来,但此后古希腊人至少在纸草上写下了数百本训练理论书籍。 今天,我们可以从菲洛斯特拉图写于公元三世纪的《体育教练手册》来一窥古代训练理论的端倪。此书于1844年在康斯坦丁堡偶然被发现,之后又再度遗失,直到50年后才在一次拍卖中重现身影。书中的有些理论或许会让今人忍俊不禁:比如它强调可以根据运动员眼睛的颜色来判断此人的个性;比如它强调吹北风时晒太阳浴更加健康,因为那时的太阳光“更纯洁有益”;比如它极力反对赛前做爱,并认为“习惯性遗精”的运动员应该用更辛苦的训练来洗刷自己……不过,该书也强调了一些对付贫血、失眠以及赛前紧张的科学方法。 显而易见,这些训练理论良莠不齐,很多根本是完全没有锻炼经验的哲学家闭门造车而来的产物。举例子说,当时很流行的一种4天训练日程就标注道,在训练流程的第2天进行高强度加压!公元209年曾赢得摔跤奥运桂冠的一个运动员,在获得胜利后尽情狂欢庆祝,烂醉如泥之后仅过一夜便在第二天回到训练场,他的教练强迫他进行大强度训练,结果导致其不幸死于心脏病发作…… 无良教练与科学饮食 在古希腊地位相当于中国古代神医扁鹊和华佗的著名医生加伦,就曾撰文强烈反对运动员按照上面提及的小册子训练。加伦指出,很多作者实际上曾是非常失败的运动员,只不过是在利用急于成名的年轻运动员的无知来赚黑心钱。 事实上,在古希腊教练的地位可能要比今天常见的幕后无名英雄更高。奥运会上夺取桂冠的运动员,通常他的教练也会得到同样的表彰。 在古奥运赛场上,教练也留下了很多段子。最著名的段子属于一个名叫阿尔希希翁的摔跤手和他的教练:在公元前564年的摔跤决赛中,阿尔希希翁被对手勒得喘不过气来,正当他要举手示意投降时,他的教练在一旁喊道:“如果你的墓志铭这么写,会是多么美丽啊——他从来没有在奥运会上放弃过!”阿尔希希翁鼓足余勇,翻过身来给了对手脚踝致命一下扭转,迫使对手投降,与此同时阿尔希希翁也吐出了最后一口英勇之气。公元前520年的那次奥运会上,拳击手格劳库斯也是在准备投降时,一旁的教练喊出一句:“给他来下铁犁!”这是指格劳库斯小时候在农田耕作时,曾徒手把弯曲的铁犁扭直。被教练一语点醒,格劳库斯精神大振,一拳把对手击下了拳台。 而在公元前404年奥运会上的Pankration(格斗、拳击和摔跤的混合赛)冠军、普罗玛科斯的教练则更为狡诈,他知道普罗玛科斯有心仪的姑娘,就给他放假消息说只要他夺取奥运冠军,姑娘就会嫁给他。完全被爱情冲昏头脑的普罗玛科斯越战越勇,最后居然在完全不被人看好的情况下战胜了远比他声名显赫的对手,夺取了奥运桂冠。不过,史书没有记载他最终是否真的夺取了女郎的芳心。 最夸张的则是一个不知名的教练,在一次摔跤比赛中,他训练的运动员试图投降,眼看自己的辛勤工作即将因弟子的软弱而付之东流,他居然冲上比赛台一刀将弟子活活刺死! 为了培养出合格的奥运冠军,很多教练甚至像相马师一样研究起血统来。最典型的是狄亚哥拉斯家族,他们父子叔侄两代居然在拳击和格斗比赛中共夺取了9个奥运冠军,这样的家族必然受到教练的追捧。 教练还必须通晓营养学知识。公元一世纪的斯多噶派哲学家埃皮克提图在他的著作中曾这样写道:“想成为奥运冠军?还是先考虑下后果吧。你必须把自己的身体交给教练,就像交给医生一样。你必须遵从他的每个指令,你必须放弃甜甜的饭后点心,只在规定时间吃东西,不管寒暑如何变化。你会被禁止饮用冰水,甚至葡萄酒都要限量……而这一切,还不一定保证你能夺取奥运冠军!” 起初,运动员的食谱强调素食:蔬菜汤、面包、奶酪、橄榄、水果,顶多就是蜂蜜蛋糕。但公元前480年,一个名叫德罗米乌斯的运动员(他的名字就是奔跑者的意思),依靠全肉菜单夺取了两项赛跑冠军之后,高蛋白食物就成为了运动员的新宠。像摔跤手和拳击手,都要大量依靠牛肉、猪肉和羊肉来积蓄身体的力量。 古代奥运选手的教练和营养师们,还会不停争论哪种鱼对运动员来说更健康,用什么样的饲料喂养的猪肉更为合适,甚至讨论席间说话是否会影响食欲,饭后打嗝又代表着运动员的身体出了什么问题。 有一些运动员的食谱走向了极端。著名的历史学家色诺芬建议运动员应该避免任何面包类食物。公元前688年的短跑冠军、来自斯巴达的查尔米斯,则只吃无花果干。尽管著名的医生加伦建议运动员大量食用豆子,可也有城邦禁止运动员食用任何豆子。 而在奥运会前的最后一个月,奥运会的组织者埃利斯人,则会把所有运动员都集中在公共食堂吃饭。大家吃一样的食物,这是最早的避免禁药和兴奋剂的管制雏形。 下期提要:在艰苦的训练和跋涉后,运动员终于抵达了奥林匹亚,古代奥运会又将以怎样的顺序展开呢?有没有和今天一样隆重的开幕式?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