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奥运安保呈现水陆空总动员 三线保卫力保运赛事安全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01月20日04:08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与场馆建设、交通疏导等其他奥运筹备工作不同,因为担心可能会涉及到国家机密,绝大多数记者在采访奥运筹备时很难去触及到安保方面的内容,本报记者曾经在青岛奥帆赛通气会上提到了关于安保的问题,谁料被告知具体情况要等奥组委来解释。 北京采访的最后一天,记者先到奥林匹克公园实地体验了奥运安保,随后到“绝对禁区”北京市公安局进行了采访。一天的奔波下来,终于揭开了奥运安保神秘的面纱,我想看完本组报道之后,所有热爱和平的人们完全可以放下高悬在心中的那块巨石—— 对于赛场安保来说,如果仅仅将防御建立在比赛场馆附近,一旦有突发情况发生,应对肯定是来不及的,因此在借鉴了往届奥运会的成功经历后,北京奥运的安保思路终于露出了庐山真面目:在每个赛场之外都建立了外围控制区和安保封闭线两道防御圈,确保奥运赛场安全的万无一失。 3亿多美元投入安保 北京奥运会安保预算会比原计划的3亿美元有所增加。早在2002年,北京就拟订了《奥运安全保卫专项规划》,其初步规划显示,奥运期间将在场馆附近建立应急使用的直升机停机坪;同时,北京现时估计将投入的安保力量至少82500人,包括4万名警察、27500名武警、1万名保安和5000名志愿者等。 同时,为加强奥运安全保障,武警特战大队——雪狼突击队也于2002年10月正式成立。这支300人的精英突击队将主要担负反恐、反爆炸、反挟持任务。 两道防御屏障确保奥运公园安全 据奥组委安保有关人士透露,以“鸟巢”、“水立方”和国家体育馆3大北京奥运主场馆所在的奥林匹克公园区域为例,安保部门建立的外围控制区面积达44.78平方公里,北京奥运期间,其中的23万居民和近万部车辆全部实行证件管理,无证票人员和车辆一律禁止通行。 外围控制区内的第二道防线是周长为18公里的安保封闭线,2.5米的铁栅栏将这一区域围得水泄不通,不管任何人以任何企图碰到铁栅栏,无盲区的红外探测装置都会同时向指挥中心发出报警,安保人员会在最短时间内出现在其面前。 三级科学指挥8分钟疏散9万人 为了及时有效地解决所有安全事件,北京奥组委对奥运会的安保工作建立了从赛场指挥中心,到仰山桥奥运安保前沿指挥中心,再到北京市公安局指挥中心的三级指挥体系,确保在有安全事件发生时,能及时调动赛场内、赛场区域以及全市的安保力量。 记者在北京市公安局指挥中心看到一面长20米高5米的巨大显示屏,指挥中心人员通过这个显示屏不仅能对全市所有警力所在位置了如指掌,还能通过110报警电话和全市的2700多个监视器随时掌握市内每个角落的刑案情况,一旦某一区域内刑案数量高出平均值,警方会立即增派相应警力维护治安。如果事态严重,指挥中心还能立即调用直升机甚至卫星进行跟踪监控,再厉害的罪犯也插翅难逃。 打击恐怖主义奥运安保全球互动 早在北京奥运申办成功之初,北京的安保部门就将奥运反恐作为了一项重要工作。对于大规模的恐怖袭击,北京警方也进行了严密防范。在专门成立的北京奥运会反恐应急处置指挥部的指挥下,由几千名装备精良能力过硬的特警组成的北京市公安局特警总队,届时将起到反恐尖刀的作用。另外,北京警方还协调组织专业力量和社会力量,建立应对核生化恐怖袭击的方案,配备防暴反恐专业装备,加强反恐的训练和演练,有组织地开展面对反恐防暴、地质灾害等重大情况的实战演习。 进场馆安检严过上飞机 奥运场馆安保体验,探秘北京奥运安保指挥中枢 整个体验的过程从奥林匹克公园18公里的一个安全检查入口开始,依次是国家体育馆和国家体育馆指挥中心,北京市指挥中心。尤其是场馆安检,运用的大量的高科技手段,不少记者体验之后不禁感叹,“真是比上飞机的安检都严密。” 效率·两分钟1台车和26名观众 大巴停在国家体育馆最近的一个安检处,一下车,记者就看到左右两个白色的房子,左边是车辆安检,5名工作人员从旁协助,其中一人仔细地掀开了引擎盖检查。据介绍,北京奥运的车底扫描设备,速度以及清晰度都远远超越了往届奥运车辆安检的镜子反射原理量,检测一辆小轿车的时间大致需要2分钟。右边是人身安检,奥运比赛期间,每小时可检测普通观众800人。在此处任何人携带了违禁物品,都无法逃过安检设备的“眼睛”。 警戒·每个门口都有武警 走近国家体育馆时,首先看到几名全副武装的武警战士,在体育馆四周进行警戒,来回巡视。目前,国家体育馆正举办轮椅篮球赛。国家体育馆安保副主任栾国增介绍说,“国家体育馆目前大致动用了警察100余人,武警官兵82人,累计逾200人。”记者随栾国增走向体育馆安保指挥中心时,一路上发现每个门口都有武警站岗,戒备森严。 监控·摄像头遍布每个角落 奥运期间,奥林匹克公园的安保工作是重中之重,北京共设有4000多个监控摄像头。看完国家体育馆的安保之后,感受最深的就是摄像头太多了,刚进门就看到10个。指挥中心一进门,左侧是一个巨大的奥林匹克公园的沙盘模型,再往里走过会议室,有一个巨大投影显示屏,可以看到所有奥运场馆的监控图像。 奥运北京吃住行样样都行! 北京奥运会期间,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官员、媒体记者、赞助商代表等将云集北京,更有来自五湖四海的观众和观光客光临,对此,北京都做好了准备么?对此,奥组委给予了非常肯定的回答:2008到北京看奥运,吃、住、行都没问题! 吃西餐主打,大多是“熟”菜 民以食为天,吃饭问题是奥运筹备工作的一个大问题。北京市副市长、北京奥组委执行副主席刘敬民介绍,“在奥运餐饮方面,我们围绕餐饮服务商运行、餐饮原材料供应和食品安全检测和监控三条主线开展了各项筹备工作。奥运村内将为运动员提供24小时饮食服务。” 据了解,菜单的设计原则是,既满足运动员热量、营养要求,也满足他们宗教习惯及饮食口味等,同时在菜单上能体现中华饮食文化,让他们享受到中国美食。目前,菜单已通过初审和试餐,包括中、日、韩餐等在内的亚洲餐占菜品总量的30%,各色西餐将占菜品的大部分。每天包括热、冷菜、点心、水果等230余种菜品,以8天为一周期,同一周期内主要菜品每天不重样。奥运会期间,有“移动厨房”之称的奥运配餐车也将派上用场,能同时满足2000人就餐。 住奥运之村,全是仿“民”居 在住宿方面,奥运会的接待对象主要分为注册来宾和普通游客两大类。其中,注册来宾包括运动员、奥林匹克大家庭成员、赞助商代表及注册媒体等,预计将达到5万人。除奥运村、媒体村承担一部分注册人员的接待任务外,还需大约2.8万间酒店客房。北京奥组委于2006年启动了奥运会官方接待的住宿预订、分配工作,京内119家、京外12家星级酒店成为北京奥运会签约饭店。 奥运村无疑是外界最感兴趣的地方之一。据奥运村项目总指挥高浩介绍,奥运村总建筑面积达52.4万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41.3万平方米,分为ABCD四个区,共42栋公寓楼。高浩说,不同的图案还可以区分村内不同的区域,A区是“朱雀”,其他几个区的图案分别是“貔貅”、“双鱼”和“龙”。同时,奥运村内的景观设计也体现了大漠风情、江南水乡和白山黑水等浓郁的中国风情。 行敞开大门,北京欢迎你 北京的交通,会不会成为制约奥运会成功举办的因素?对此,奥组委新闻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王惠表示:奥运会期间,北京将会采取一些交通管制。这种做法在其他举办城市都采用过,而且比较成功。很重要的一点是,奥运会期间北京并不会像传闻所言限制群众入京。不仅如此,在奥运会期间,游客只要持有有效门票,当天均可免费乘坐北京的公共交通。 此外,北京奥运会还增加了很多人性化的服务,“在一般情况下,外籍机动车不能在我国境内行驶。参照奥运惯例,充分考虑中国国情,我们编制了外籍机动车申领临时号牌、外籍驾驶员申请驾驶许可程序指南等,将通过一站式办公提供服务,进一步满足境外客户奥运会期间的交通需求。 本报特派记者方珲北京现场摄影报道 高端访问 刘绍武:安保严密还有人性化 “自信源自于我们付出的努力,北京奥运安保不仅严密还有人性化。在国际奥委会长时间对北京奥运会45项筹办工作的监控评价中,安保工作在绿、黄、红三个等级评价中一直都是最优秀的绿色。北京将留给世界一届安全的奥运会!”奥运安保协调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北京市公安局副局长刘绍武信心十足地说道。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刘绍武特别介绍了北京奥运人性化的一面。“在奥运会期间,根据我们整体防控、精确指导、精确打击的工作思路,运动员和观众将很难看到荷枪实弹的武装人员。通过系统化、标准化、专业化等培训,我们正全力打造一支亲和、文明、专业和高素质的奥运安保队伍,奥运会期间,我们的执勤人员大多会以便衣形式出现,这样的隐性安保方式既能让运动员和观众在绝对安全的区域内比赛和观战,也能为赛场营造出祥和的气氛。”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