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第29届奥运会

国家游泳中心场馆团队--打造竞赛组织“梦之队”

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02月13日08:33  北京日报

  除夕的夜晚,烟花绚烂、爆竹声声,京城到处洋溢着热闹喜庆的节日气氛。

  国家游泳中心场馆团队竞赛副主任余俭开着车,带着她的“奥运保障团”一同来到奥林匹克中心区欣赏夜景。这是年夜饭之后一项重要的安排,余俭的父母从南京来北京有几个月了,还没来看过全国人民瞩目的“鸟巢”和“水立方”呢。难得和家人团聚,一起欣赏夜景,余俭觉得“水立方”更加美丽了,朦胧神秘而楚楚动人,就像一块蓝宝石镶嵌在夜幕中。家人的赞叹更让她感到温暖而自豪。

  其实,“水立方”就是余俭负责的跳水项目的比赛场馆。为了组织接连在“水立方”举行的“好运北京”体育赛事,从元月开始,国家游泳中心场馆团队就进入了临战状态,根本没有机会带家人参观场馆。场馆运行秘书长温宇红说:“不要说陪伴家人,就连休息都很难保证。”手机24小时开机随时待命,有空闲的时候就见缝插针地在桌子上趴一会儿,连续奋战让很多人都熬红了双眼。筹备比赛的紧张工作让团队丝毫没有感受到春节的到来。

  为了保证团队持续的战斗力,2月5日“好运北京”2008中国游泳公开赛结束,国家游泳中心场馆团队决定在春节期间放假休息。但为了迎接2月19日召开的“好运北京”2008跳水世界杯赛,场馆团队中与跳水比赛相关的工作人员仍要继续工作。

  春节期间,余俭来到了位于北土城西路的场馆团队驻地办公室加班。十几平方米的一间办公室被跳水组的十来个人挤得满满的,平日总是人声鼎沸,现在终于安静下来。她要趁这个机会处理几份重要文件。这次世界杯跳水赛,是余俭从当运动员、教练到技术官员以来,经历过的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赛事:600多人的接待规模,仅运动员就有300多人,其中不乏俄罗斯选手萨乌丁等世界顶尖高手。她倒排着算了一下日子,2月12日进场馆,15日运动员开始到达,16日到18日训练,19日比赛开始。她要把比赛筹备的几个重要环节再好好检查一遍。细节决定成败,她提醒着自己。

  桌上的传真机还在不停地接收着文件,余俭取出传真仔细整理着。本来比赛的报名截止日期是2月1日,但由于种种原因,有些国家和地区的代表队还在通过国际泳联发来报名信息。因为这次赛事是北京奥运会的资格赛,所以大家都很重视。由于报名延迟,注册信息不能及时提交,影响到后续竞赛安排、抵离接送、住宿服务等各个方面繁杂的准备工作。余俭深吸一口气,振作了一下精神,她说:“这次比赛对我是前所未有的挑战和锻炼。”以往组织比赛她只负责竞赛的事儿,而现在她必须考虑到所有外围保障的细节,并负责与其他部门协调沟通,有时甚至要带着工人铺地毯、搬蹦床……“我们团队几乎是白手起家,把一切落实到位。虽然辛苦,但很有成就感。”

  跳水组还有一位老同志宣增镛,今年72岁了,是跳水技术运行经理,曾经参加过3届奥运会,经验丰富。他家在上海,本来春节可以回去几天,但他还是选择留在北京过年。他笑着对记者说:“我这算什么呀,参加冬训不回家过年的运动员多了。除夕余俭把我接到她家,一同吃了年夜饭,感受了北京的过年气氛。这几天我还要为志愿者的培训做些准备。2008年是我最后一次参加奥运会了,比赛成功举办比什么都重要。”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