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第29届奥运会

沈阳师生自制20.08米长卷 将赠奥林匹亚博物馆(图)

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03月18日10:49  东北新闻网-辽沈晚报
沈阳师生自制20.08米长卷 将赠奥林匹亚博物馆(图)

  五里河、沈阳奥体中心、鸟巢、水立方、福娃、长城、舞狮、民族舞蹈、北京奥运比赛项目、奥运圣火、雅典卫城……历时20多天,由1名老师带领12名学生制作的长20.08米、宽70厘米的奥运剪纸长卷,昨日在辽宁省文联礼堂揭开神秘面纱。辽宁省文联主席王秀杰昨日将这一贵重礼品移交到本报领导手中。

  24日,北京奥运会圣火采集仪式将在奥运圣地——希腊奥林匹克市举行。19日,本报特派希腊记者将带着剪纸长卷启程,本报记者在见证北京奥运圣火点燃的同时,将把这一极具中国特色、凝聚着辽宁人民深情厚谊的珍贵礼物,赠送给奥林匹克当地博物馆,永久珍藏。

  20余天剪成20.08米长卷

  去年年底,本报曾和辽宁省民间艺术家协会举办过剪纸大赛。大赛以后,本报委托省文联为奥运会制作一个长卷,届时送到希腊。

  由于在剪纸大赛上,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工艺美术分院广告系的王卓茹老师带领的12名学生成绩很好,两个拿了金奖,1个银奖,3个铜奖。于是,省文联就将这一重任交给了王卓茹老师和她的学生们。

  王卓茹说,当时参赛时的作品不大,省文联就找我商量,能不能做个大的。我当时一口答应了。从去年年底开始,王卓茹就开始为“大制作”奔走各地。“从沈阳走向世界”成为王卓茹最初“大制作”的核心内容。

  王卓茹第一项工作是制作平面图。她利用课余时间,拍摄沈阳奥体中心、太阳鸟、浑河等沈阳地标,天安门、鸟巢、水立方、雅典卫城等图片是通过杂志、网络收集的。“第一道工序不算复杂,接下来就很麻烦了。20多米,太长了,我们只能先做小样,当时做的每个小样,像沈阳奥体中心,只有1厘米大。”

  2008年初,“草稿”过关后,接下来的“实战”同样费了一番周折。由于经费有限,担心有瑕疵再次修改,第三道工序的“大样”用的是硫酸纸。“用硫酸纸时,修改的最多,我基本是每件作品,都变了又变,改了又改。”

  王卓茹笑着说,当时几乎每天都在合计这套剪纸,甚至在睡觉时会突然醒了,把需要改动的地方标记出来……

  经过20多天的反反复复,2008年1月27日,奥运剪纸长卷终于完成。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在红色的宣纸上,点缀了很多烫金。红色和黄色交相辉映,让整幅长卷显得大气,也更加喜气。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