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人不知奥体识"水滴" 奥运时节肥蟹迎宾客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04月20日09:42 长江商报
本报天津专电(特派记者 周玥廷)据说,新中国第一块手表,第一辆自行车,第一台电视机等都诞生在天津。但论历史,这座城市不如北京深远悠久;论现代化程度,它难敌上海;论美食又似乎逊色于四川。于是,天津一直在努力发掘地方特色,并成功地把本随处都可买到的麻花和几个白乎乎的包子打造成名牌“十八街”麻花和“狗不理”包子。 今年,天津有了一个新的关注点——作为北京奥运会的协办城市,从8月6日开始至8月15日,将有12场北京奥运会足球比赛先后在这里进行。 “祥云”入京处轰声隆隆 在北京站,每天有二、三十趟开往或路过天津的火车。其中用时最短的是D字头火车,42元的票价,只需在车上待1个小时11分钟。从北京到天津的火车上,有人只为去赴朋友的喜宴,也有刚在北京家里过完周末,回天津上班的人。来来往往,就像从武昌到汉口或从汉口回武昌。 很快,列车就准点到达天津,却在一个名为月芽河的小站停了下来。这是天津的临时火车站,站内外的设施都比较陈旧、秩序也很混乱。而作为8月5日北京奥运会火炬进京“入口”的天津火车站,目前正在施工高峰期,轰声隆隆中,现有7000多人在场进行多维立体交叉施工,这也是全国火炬传递中,唯一一次通过最新型高速火车进行圣火转场的所在地。 只知“水滴”,不知奥体 “师傅,我想到奥体中心。” “嘛地?” “就是天津的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的士师傅还是一脸的茫然。 “‘水滴’,你知道吗?”我的话音刚落,师傅马上就明白了,载上我直奔目的地。 路经天津体院后,天津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水滴”便映入了我们的眼帘。 在“水滴”周围,北京奥运会的标识并没有想象中的多,宣传栏上还留着去年女足世界杯的海报,仿佛那受万人瞩目的比赛昨天才刚刚结束。可能是因为用阳光板、铝合金蜂窝板、玻璃材料将体育场主体混凝土结构全部罩住了,“水滴”给我的第一印象更像是个体育馆。 在“水滴”的附近,还看到:一个中老年男人陪伴着白发苍苍的母亲,绕着“水滴”缓步前行,他不时地告诉她“水滴”周围新的小变化;体育场附近的公共篮球场上,聚集着一群年轻人;还有湖北人程菲的“身影”,出现在了即将在天津举行的体操世界杯分站赛的宣传海报上。 在蓟县集训,老外放心 站在北京奥组委足球比赛天津赛区办公室的窗前,能够看到“水滴”的全景。赛区新闻宣传和文化活动部官员王青是土生土长的天津人,面对本报记者,他愉快地接受了采访。 长江商报:很多人都知道“水滴”将举办12 场奥运会足球赛,奥运会结束后它的主要功能又是什么? 王青:尽可能对市民开放。天津人喜欢健身活动,我们每年都有很多群体活动,有组织参加的,但更多的还是自发行为,群众体育这方面天津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我们会争取在这个完全按奥运规格建造的场馆里,举办更多的国内外大赛。进而吸引更多的人来天津看比赛,旅游。绝不让“水滴”以后仅作为一个城市装饰品。 长江商报:听说现在挪威、芬兰等国外运动队在天津的蓟县备战北京奥运会? 王青:蓟县体育训练基地距离北京不到100公里,气候环境和北京比较接近,那里有两座综合训练馆,馆内都是一些先进器械,此外还有先进的厨房、洗衣、饮水等设备为队员提供良好的后勤保障,很适合运动员备战北京奥运会,之前国家体操队、柔道队等也都在蓟县集训过。 长江商报:现在离北京奥运会还有不到4 个月的时间,天津准备好了吗? 王青:这个奥运场馆采取的是一个日本设计方案,他们的想法太唯美,而不够实用,所以又在这个方案基础上做了一些修改,比如在环绕体育场的水池内侧加宽了环行道,这样就更安全了。现在场馆已经全部完工,主要是一些外围的奥运景观建设施工。随后就将在城区内陆续布置上各种奥运标识。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