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万事俱备不能“只欠东风” 把脉气象奥运风云可测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04月30日08:12 人民网-人民日报
奥运气象与奥运比赛息息相关。2008年8月8日,圣火将在北京奥运主会场“鸟巢”点燃。比赛期间,也许“风云不惊”,也许“气象万千”, 我国气象部门能否“缚住苍龙”? “万事俱备” 不能“只欠东风” 一般来说,奥运天气预报主要为奥运比赛和公众提供服务。为公众提供的气象服务要求低一些,只需对较长时间段和较大范围内的降雨、温度、雷暴等突发性天气提前做出预报,以便于游客出行和观众观赛。 奥运比赛的天气服务要求高得多,必须具体到每个比赛场地,提前1—2小时做出预报,这被称为“短时临近预报”,难度很大。如在马术比赛中,气象预报就要“以马为本”,及时准确。因为马匹对温度、湿度很敏感,稍感不适,它们就会罢跳“盛装舞步”。韩国骑手金亨七在多哈亚运会上坠马身亡,与炎热天气对马匹的影响不无关系。 气象专家总结了各种气象要素对20种体育比赛成绩的影响,其中以风、气温和降水占前三位。 奥运期间,北京平均2—3天就可能有一次降雨,每4天就有可能发生一次暴雨。此外,在2008奥运会期间,气象服务必须每天滚动地提供每3小时场馆天气预报,包括温、压、湿、风。 虽然有上述种种不利因素,但也没必要对此过分担忧。北京市气象部门分析了近30年历史同期气象资料后指出,奥运期间北京的平均气温为24.9摄氏度,比较适宜,出现35摄氏度以上日极端最高温度的概率仅为0.4%,而35摄氏度以上日极端最高温度仅在北京的南郊观象台监测到两次。因此总体来说,今年8月份北京奥运会出现极端天气的可能性很小。 有备无患 气象部门枕戈待旦 目前北京市气象局已经建立了“短时临近预报系统”(一种软件系统),能把预报员的经验和客观数据结合起来,可以显著提高奥运气象预报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据专家介绍,在北京奥运会期间,我国的两颗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二号C星、D星将密切监测天气变化情况,每15分钟就能发回一组重点区域的卫星云图。在北京及周边,气象部门已经布设了6部多普勒天气雷达,利用雷达波对云块的移动、湿度等物理特性进行探测。此外,北京市的气象自动站已建成200多个,城区5公里左右一个,城郊10—15公里一个,对温度、湿度、降水、气压、风向、风速等6个气象要素进行联网观测。目前,气象部门已有把握提供北京及奥运会协办城市未来6天天气展望、奥运场馆逐小时天气实况及预报、奥运场馆天气警报等气象服务。 “优秀的预报人员在天气预报中所起的作用,相当于数值天气预报模式10—12年改进的效果。”中国气象局副局长许小峰说,中国气象局对此高度重视,目前已经组建了100多人的奥运气象服务团,其成员包括国内外优秀气象预报员,分属天气预报及服务、遥感应用、空间天气、技术开发、雷达、计算机等专业,正在开展多种业务培训。(本报记者潘少军)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