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第29届奥运会

奥运筹办巡回展到上海 刘长春大号皮箱经历波折

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04月30日08:38  东方网-文汇报

  

  在上海图书馆的二楼展厅,2008年奥运会筹办工作全国巡回展(上海站)暨奥林匹克·上海记忆展将在今天正式拉开帷幕。穿过“奥运时间廊”,近距离领略北京奥运会各大场馆模型、祥云火炬以及上海运动员在历届奥运会上获得的7枚金牌后,脚步不禁为静静躺在展示厅一隅的几件“旧物”停留——一只刻有奥运五环的银质钱袋,一本书面泛黄却保存完好的奥运秩序册,一块虽穿越70多年而上面“112”数字仍清晰如昨的参赛号码布……

  当尘封的历史随着这一件件烙有岁月痕迹的文物被揭开,赫然发现,上海其实与中国奥运史深有渊源。1932年,当刘长春代表中国第一次参加奥运会时,他的“奥运之船”即是从上海起航。而1952年,新中国第一次组团参加奥运会时,是上海足球选手张拜伦在赫尔辛基升起五星红旗。如今,当上海健儿在北京续写辉煌之时,这些已褪色的物,又将时光流转,引领我们重入历史河流,充满敬意地去感受那段虽没有金牌,却同样熠熠生辉的奥林匹克追梦史。

  刘长春的大号皮箱(见下图,本报记者郭一江摄)就是这样的讲述者,虽然外表已经斑驳,线脚已然脱落,但箱体上依稀可辨的美国、德国、意大利、印度等海关通关印鉴残痕,却将历史翻回76年。

 奥运之船上海起锚

  关于“中国奥运第一人”刘长春的经历很多人已能说个梗概,但这历史背后却藏着鲜为人知的坎坷。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前,日本人许以高官厚禄要刘长春代表“伪满洲国”参加奥运会,遭到严词拒绝。刘长春还在《大公报》上发表热血声明,称自己只代表中国。那份民族气节打动了张学良将军,少帅当即赞助8000大洋供刘长春赴美。在当时,这相当于1600美元,已是一笔巨款。与此同时,将军还将一只牛皮箱交到刘长春手中,里面躺有一套簇新的西装。

  1932年7月8日上午,上海新关码头,刘长春在众人的注目中,踏上美国威尔逊总统号邮轮开始远航。在太平洋上漂泊了21天后,7月29日,他于洛杉矶码头下船。次日,第十届洛杉矶奥运会开幕,中国代表团在第8顺位出场,刘长春高举国旗走上场,这一刻他向全世界宣布:中国人终于第一次来到了奥林匹克赛场。

  其后的故事见诸于众多奥运文献:100米比赛中,没来得及倒时差的刘长春在预赛就遭淘汰;200米比赛情况也大同小异。最终,8月21日,刘长春搭乘柯立芝总统号邮轮回国,中国人的第一次奥运之旅就此结束。又是20多天的海上航程,在上海登陆的刘长春依旧受到了上海民众的热烈欢迎。对彼时中国而言,参与的意义远甚于赛场成败。

 魂牵浦江临终留憾

  从洛杉矶回国后,张学良再次接见刘长春,这几乎就是二人此生最后一面。然而,那只皮箱却从此伴随刘长春走南闯北。又一个四年,1936年的柏林奥运会,刘长春依然铩羽而归,惟独这皮箱上贴满的盖着各国海关印章的标签成为他记忆的佐证。只可惜,“文革”时,为了保此珍贵皮箱,刘长春的妻子把那些海关印章统统擦去。

  旧时的荣耀与沉浮转眼即过,刘长春能做的就是对体育忠诚不改。转眼已是1982年,时年73岁的刘长春在那段时间经常若有所思地注视窗外,时不时地还喃喃念叨着:“上海,洛杉矶。”四子刘鸿图很快就明白了父亲的心思。新中国将第一次组团参加1984年奥运会的消息刚刚公布,而1983年第五届全运会就在上海举行。“又是洛杉矶,又是上海,”刘长春这样问小儿子:“你说以我现在的身体状况,这两个地方还能去吗?”老人的心愿就是,先去上海看五运会,第二年再去洛杉矶,他要重温的是50多年前的旧梦。

  然而,出乎全家人意料,还没等五运会在上海召开,刘长春就因肠梗阻住进了医院。1983年3月,他在医院溘然长逝,享年74岁。一代奥运英雄驾鹤西去,因为走得突然,连临终遗嘱都没留下。那一年,他留给家人最多的就是“上海,洛杉矶”。

 再回故地告慰先人

  刘长春留在世上的东西只有两样。除了这只意义特别的皮箱,还有一只他在大学当体育老师时用过的秒表。2001年底,刘长春的四子大连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刘鸿图教授,将这两件珍品捐献给了大连现代博物馆。打那后,它们就再也没离开过,即便当初中央电视台去拍纪录片,也只能隔着玻璃柜间接摄录。

  这段故事被有心的上海体育局领导获悉,“当年的奥运会第一人是从上海出发,如果能让历史回到最初的地方,该有何等意义!”正逢本次展览筹备阶段,上海方面马上就此想法与大连沟通。在大连体育局的协调下,上海体育局党委副书记陈一平亲自到大连借回了这件宝贝。

  为了最大程度地保护文物,上海方面特意买了一只大一号的行李箱套在奥运皮箱外面。因担心托运时皮箱会受到碰撞,而作为随身行李又超标,体育局甚至安排让皮箱坐着头等舱飞到了上海。至此,奥运皮箱回到了这个曾赋予它价值的地方,而故去的刘长春也终于在奥运之年圆梦。本报记者王彦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