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2008年第29届奥运会
跳转到正文内容

奥运筹备纪录片耗时7年封镜 鸟巢是重点刘翔领衔

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05月12日01:27  京华时报

  

  摄影师在拍摄“鸟巢”。本报记者 蒲东峰 摄

  本报讯 (记者李艾 曾家新)前天下午,随着大型升降臂在“鸟巢”上空划出一条优美的弧线,摄影机的画面定格在“鸟巢”升起的全景中,历时7年记录北京奥运会筹备过程的电影《筑梦2008》在“鸟巢”完成了封镜镜头的拍摄。该片将在6月的国际体育电影周上首映。

  《筑梦2008》从北京申奥成功就投入拍摄,以国家体育场的创意、设计、方案确定、建设到完工为时间主线,“北京奥运会必须要说的就是‘鸟巢’的建设。”导演顾筠说,影片把7年来奥运筹备过程中反映历史变迁的4组不同特性的人物故事穿插进去,其中一个人物就是刘翔。

  刘翔在2004年走进了影片。他的训练细节被影片记录下来。110米栏有10个栏,教练孙海平把10个栏分解了,要求刘翔重点练习前三个栏,因为他的弱点在前程。“我能跑5个栏么”刘翔提出自己的意见。“可以啊,但前三个要跑好。”孙海平说。

  在刘翔的故事中有很多训练技巧上的揭秘,顾筠表示,田径训练是要有时间和精力投入到里面去的,上映的时候即使被别人看见了也不怕。孙海平的训练方法有独特的地方,每天训练一次,但是量很大追求效果。电影也反映出来运动员在其中付出的汗水,顾筠希望看了影片的人们更懂得心疼这些运动员。

  提起7年拍摄过程中的艰辛,顾筠说:“拍这个电影,我从青年进入了中年。新影厂每年给电影的投资是30万元,连人工劳务都不够,剧组所有的人都在志愿做着这件事情。而且拍摄奥运筹备要走很多的程序,这和采访奥运的记者的感受是一样的,有许多较劲的事在里面,但我们还是坚持下来了。现在回头看,我可能今后都没有勇气再做这样一个电影。”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