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2008年第29届奥运会
跳转到正文内容

292洋志愿者专当记者“耳目” 来华飞机票自己承担

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06月24日09:22  新京报

  本报讯 “这衣服上的云纹漂亮极了!”昨天,来自美国爱荷华大学的尼克(化名)第一次穿上了北京奥运会志愿者服装,看到记者时,还不忘用中文问候一声:“你好”。

  昨日,24名来自美国爱荷华大学的学生们,开始了在清华大学为期一周的培训。奥运会时,他们将作为“引语记者”为各国媒体服务,同时,他们还收到了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录取通知书。

  奥运任务 搜集运动员“说话”

  黑人、白人、黄种人……走进清华大学学生活动中心的一间教室里,如同走进了一次留学生聚会。

  这24名来自美国爱荷华大学的学生,前天晚上才刚下飞机,奥运会时,他们将作为媒体运行奥林匹克新闻服务(ONS)志愿者,为各国的记者提供“直接引语”。

  北京奥组委媒体运行部徐梦遥说,首批来到北京的海外志愿者,都来自美国的爱荷华大学。7月9日前,292名媒体运行海外志愿者全部到达北京。他们来自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家的10所高校。

  个人付出 飞机票须自己承担

  飞机票由志愿者本人负责,清华大学负责提供住宿,奥组委则提供在奥运会时的志愿者岗位。虽然这些“洋志愿者”来自大洋彼岸,但是却没有什么“特殊照顾”。

  虽然要自己买飞机票,但是志愿者们的热情依然很高涨。将在摔跤馆服务的安德鲁,做北京奥运会志愿者的理由很简单:“对我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不仅能参与奥运,还能学习另一种文化。”

  但是,奥组委也为这些外国志愿者申请了一些“福利”。昨天,每名志愿者都得到了一张移动电话卡,并且每张卡还将有每月120元的充值费。“毕竟他们中大部分人在这里没有亲人,而且有了这个电话卡,在有采访需要时,找到他们也会比较方便。”徐梦遥说。

  这些志愿者为期一周的培训内容,除了中国的媒体环境、历史文化外,还将到颐和园、天坛等地实地参观。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吴鹏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