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2008年第29届奥运会
跳转到正文内容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风景如画 融南方秀气与北方磅礴(2)

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07月07日07:41  人民网-人民日报

 利用现代科技助力园林生态环保

  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所追求的设计目标之一,对天人合一境界的现代阐释,则是通过建立全面的生态系统完成的。其中,现代科技发挥了大作用。

  根据森林公园的实际,设计团队选择了膜处理、生物分离污水处理等具有代表性的生活废水及粪便处理技术,使处理后的污水达到景观环境用水的再生水质标准,实现污水零排放和水循环利用,成为国内第一个实现全园污水零排放的大型城市公园。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一期工程建设总建筑面积6.4万平方米,全部采用生态节能设计。全自动化智能化的浇灌系统直接将土壤水分、植物生长、蒸发、蒸腾等各种环境信息反馈给中央计算机,比手动或半自动灌溉节约一半用水量。南入口东西两侧的太阳能光电板景观廊架可将太阳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经技术转换后送入低压电网供公园使用,年发电能力约8万千瓦时。

 赛后成为世界生态文化体育名园

  汤彤介绍,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建设的初衷有三,兑现申奥时关于公园绿化率达到50%的承诺;作为奥运会的后花园,在奥运赛时给运动员、教练员一个休闲的好去处;奥运会后作为北京市绿地之一,供市民休闲。森林公园规划了11个门区,每个门区都将配备私家车位,总车位4000多个。公园还设置了完善的游客求助系统,遍及全园的完善而人性化的无障碍设施,以及保障游人安全的声光报警系统。

  据了解,奥运会后公园内将形成文化体育商务服务区、奥运文化演出展示区、体育健身体验娱乐区、文化体育中介集聚区、生态研发示范教育区等五大分区。

  家住西城区校场口的退休工人白桂兰在游览后对记者说:“这座园林体现了咱北京该有的气度,大气,壮观!”“有了这么好的城市大公园,我们一定要好好爱护这里的生态环境”,中国信息大学市场营销系大二学生曹啸说。

  “通过几天的测试运行,我们发现了运营中的一些问题,如医疗救助点的布点合理性仍待加强,需增加公园内商卖区等。奥运赛时,我们将做得更好”,汤彤说。(本报记者 赵婀娜 王建新)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