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2008年第29届奥运会
跳转到正文内容

《我们的奥林匹克》第一集我能比呀:刘长春实现梦想

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07月17日15:12  新浪体育

  第一集 我能比呀

  “我能比呀”是奥林匹克最初的汉语翻译。十分传神地表达了当时中国人的心情——虽然国运波谲,但是,“我能比呀”!

  本集讲述的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诞生之后,1949年之前,中国如何与奥林匹克相识,现代奥林匹克,又如何伴随中国,走过那命运多舛的半个世纪。

  本集以镜头寻访为动态线索贯穿全片。通过对于张伯苓、刘长春、杨秀琼等体育知名人士经历的再现,使得历史故事的影像复原,历史遗迹被再度发现,破解民国奥林匹克史的重重迷雾,尽力接近历史的真相……

  瑞士洛桑,现代奥林匹克首都,奥林匹克博物馆珍藏着百年奥运的历史记忆。奥林匹克博物馆至今依然保存着第二届奥运会的文物,1900年5月20日,奥运会仅仅作为世界博览会的一部分,在巴黎开幕。同一天,地球另一端的北京城正沉浸在一种不安的气氛中,清帝国和八个世界强国的战争。

  传说,当时顾拜旦代表国际奥委会给清政府发出了邀请函。然而,即使这个传说属实,当年的中国也无力接受这个邀请。同一年,上海《时务报》转载当时权威的英文报纸《字林西报》一篇文章。开篇写道:“夫中国东方一病人也;其麻木不仁久矣。”两年之后,一个叫张伯苓的年轻人从帝国海军退役。他的新职业是教师,在他讲授的若干科目中,有一门让学生有些无所适从——体育。1919年,张伯苓在天津创办了著名的南开大学。从此,体育成为这所大学百年不衰的传统。

  在那个年代关心国家命运的中国人心中,身体的强弱已经关乎国运盛衰,而开风气之先的新式大学成为在中国传播现代体育的摇篮。从传教士创办的教会学校,到为出国留学准备的预科学校,以及众多的公立私立大学,都将体育作为传播西方文明的重要手段。校园之外,中国军队在接受西式训练时,体育也是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现代体育,这种迥然不同于东方传统的行为方式,渐渐为年轻一代熟悉、热爱。今天,曾经在中国现代体育传播中扮演过启蒙角色的北京大学,又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赛场。历史在这里完成了一个长达百年的轮回。

  张伯苓是最早对奥运抱有梦想的中国人之一,后来,他的梦想被人总结为三个疑问:

  中国何时才能派一位选手参加奥运会?中国何时才能派一支队伍参加奥运会?中国何时才能举办奥运会,邀请世界各国的选手参加?

  二十多年后,这第一个梦想终于在一个年轻人刘长春的身上实现了。

  一次日本人的政治阴谋,却促成了中国运动员的第一次奥运之行。

  1932年7月1号,张学良在他们的毕业典礼上宣布,要派刘长春参加第十届奥林匹克运动会,自己出资8000大洋来支持刘长春。1932年7月31日,在抵达洛杉矶的第三天,刘长春的第一项比赛开始了。当晚,他登上了美国电视台的奥运新闻 :中国唯一的选手刘长春在百米预赛中遭淘汰。

  1936年柏林奥运会,战争的阴云笼罩着中国。这一次,中国派出了150人的庞大代表团。其中,69人将参加奥运会的正式比赛,其中就包括美人鱼杨秀琼。

  在奥运会的决赛场上,中国选手成为看客。“美人鱼”杨秀琼参加了女子100米自由泳和女子100米仰泳的预赛,均被淘汰。当时,国内的媒体送给代表团一份这样的礼物:一只大鸭蛋,中国特奖。

  1936年中国人在柏林的表现,并非全是黯淡的记忆,随队出征的国术表演队让外国人见识了中国武术的魅力。 当时,国术队用《满江红》伴奏,九位队员各显其能,表演结束,常常要谢幕十几次。1948年,中国再次派出运动员参加奥运会,再次名落孙山。

  而在当时的延安,则会聚着全民族的希望,军民们的体育运动也开展的有声有色。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