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7月23日电 今天上午,一位曾经做过多哈亚运会志愿者的中国女孩、一位即将服务北京奥运的美国小伙。他们齐聚中国网访谈,来了一场异国“华山论剑”,交流了自己在国外做志愿者的“秘籍”。
曾服务多哈亚运会的中国女孩梁苏会表示,自己更多是带着任务去的。她觉得,在大型赛会上工作是一件既简单又紧张的事情。梁苏会当时做的是贵宾接待,工作就是把贵宾从休息室引导到他想看的比赛场馆、在贵宾休息区检查证件。“在国际这么大型的赛事上,志愿者做的工作往往是很细节、很简单的事情。尽管很简单,但是不允许出错,所以也挺紧张的。”
谈到语言是否会成为交流障碍时,梁苏会说:“当时我觉得还好。因为微笑、肢体语言比母语更容易打动人,是更容易交流的方式。”
对此,美国小伙李喜宝也表示赞同:“我也是这么认为的。如果你不会沟通,但是你能笑,让他们感到你想服务,想帮助他们,他们就不会着急。要有耐心,笑着就可以想办法。”
最近,李喜宝还自学了一些中文的体育术语。他表示:使用中文应该没有问题。如果是其他语言,他则可以用英文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