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首页滚动新闻图片视频分项新闻中国备战诸强练兵奥运场馆竞赛日程体育首页

“民间手”助推上海乒乓 昔日世界冠军推广国球运动

http://sports.sina.com.cn 2007年12月02日09:30  解放日报

  公司董事长、市乒协副主席、乒乓球培训学校校长……昔日上海乒坛的世界冠军曹燕华昨天又多了一个基金主任的头衔———以她名字命名的曹燕华“奥运之星”专项基金,昨天在宝山曹燕华乒乓球培训学校揭牌。

  隶属于上海市华侨事业发展基金会的曹燕华“奥运之星”专项基金,是用来干什么的呢?16岁小球员王舒,用亲身经历告诉了我们。

  “我来自徐州,在上海读书,从小身体不好,妈妈让我打球强身健体,没想到打着打着,我爱上了乒乓,选择当一名乒乓运动员。可是我家庭条件并不富裕,多方考虑后妈妈决定让我放弃打球。我痛哭一场,万般无奈下向曹校长提出退学申请。曹校长仔细问完我妈妈的情况后告诉我,她愿意自己拿出钱来资助我的训练费、伙食费,家里只需要负担三分之一的学习费用即可。我简直太高兴了!我现在在校学习已经快五年了,也取得了一些市里比赛的好成绩。每取得一次成绩我都无比高兴,觉得这是对帮助过我的人的一点点回报。”

  年轻气盛时一度扬言“退役后再也不要和乒乓有关系的”的曹燕华,最终割舍不了她的乒乓情缘,回到故乡上海创业。名人创办乒乓球学校或者俱乐部,她并不是第一个。但利用“名人效应”建立少儿普及和培养性质的乒乓球学校,在艰难的最初创业阶段自己倒贴钱继续捧住这个“烫手山芋”,现在又利用“名人效应”来呼唤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发展上海乒乓,她绝对是第一个。

  而且,曹燕华的专项基金不仅用来关心扶助家庭经济条件困难的乒乓好“苗子”,引进、培养优秀的奥运储备人才,还把业务范围定在“关心资助已经退役的前著名运动员”,“促进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展开”等方面。

  近年来,冠军运动员沦为搓澡工,退役运动员需要变卖奖牌维持生计等案例,使不少著名运动员感到伤感,而后成立各种俱乐部、基金会等民间非营利性机构,来扶助退役运动员中的弱势群体。由张德英、庄泳、朱建华等著名运动员于去年发起组成的上海明星体育俱乐部,也是其中的一个。这种利用“名人效应”、呼唤民间资本参与体育发展的“社会培养模式”,将会成为举国体制模式的有力补充。


本报记者 薛淼焱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