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网站地图
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近水楼台先得月 退休员工镜头记录鸟巢建设全过程

http://2008.sina.com.cn  2008年08月09日15:13   中国体育报

  在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街道,居民何林元、徐信强可谓相当出名。作为普通百姓,他们用自己手中的相机记录了“鸟巢”与“水立方”的生长与变迁。“鸟巢”、“水立方”两大奥运场馆的落成,不但为北京增加了两座神奇梦幻般的建筑,同时也成就了两位“民间摄影家”。

  近水楼台的何林元

  “鸟巢”从建设之日起就吸引了人们的眼球,有一个人近水楼台,他就是中航技总公司退休员工何林元。何老单位所在的凯迪拉克大酒店,是目前紧挨“鸟巢”的唯一一栋高层建筑,而他的家离那里骑自行车也用不到10分钟。从知道鸟巢具体选址之后,何老就决定把“鸟巢”的整个建设过程拍下来了。

  第一次看见的“鸟巢”就是一片荒地,何老用自己特有的方式在6年时间里,先后拍了10000多张照片,真实记录了“鸟巢”选址、开工、搭架、试灯,到最终落成的全过程。“现在看鸟巢,就像看一个慢慢长大的孩子一样。”

  “既然打算制作‘定格的纪录片’,我就会有始有终,并一直拍到今年奥运会结束,拍‘鸟巢’已经成了我每天的必修课。”70岁的何老当然不会放过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的喜庆夜,“这时的‘鸟巢’是最壮美、最具感染力的。我当然不会错过这个绝佳的机会,让奥运开幕之夜在我的手中定格。”

  徐信强每天都有“必修课”

  与“鸟巢”隔街相望的居民徐信强也在自家窗口记录了“鸟巢”的筑成。

  从徐信强家的窗户向外望去,鸟巢、水立方、整个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一览无余。窗户旁边的桌子上,放着徐先生的最佳搭档——相机。

  因为平时忙于工作,徐信强只能利用清晨起床和晚上下班后的时间在自家窗口拍摄。随着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2003年整个鸟巢场馆建设区域进行逐步拆迁,直到2004年6月初现雏形,几乎在每个变化时刻,徐信强都有图片记录。

  如今,拍了10年奥运场馆的徐信强正在把所有拍摄的照片按照时间顺序编辑成册,他计划等奥运会开幕后,将所有的照片出版成画册。

  既然要出画册,徐信强当然不会放过8月8日这个焰火辉映下的“鸟巢”了。

已有 _COUNT_ 位网友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新闻排行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