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记者 陈宝成) 奥运会开始前就宣称要在“水立方”狂捞八金,“泳往直前”,你是不是觉得说话的人脑子进水了?不过当你知道了夸此“海口”的不是别人,正是美国游泳“神童”菲尔普斯时,还会认为他在说大话吗?
尽管四年前,菲尔普斯在雅典也发出了夺取八金的“狂言”,但6金2铜的结果,使他遭到“天才少年成大话少年”的讥讽。不过,目前的菲尔普斯与四年前相比更加成熟稳健,在北京奥运会夺取八金,看起来似乎比雅典的距离近得多。尽管如此,不少中国人对菲尔普斯的上述言论,仍觉“不爽”:谁怕谁场上见,何必先把自己置于风口浪尖?
对此,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张国庆认为,这与东西方的文化差异有关。东方人往往教育孩子“谦虚”,即使能做好一件事,也不要说“大话”,以免被人笑话;而美国家庭则比较宽容,鼓励孩子不停地去尝试挑战自我、挑战极限,即使没有成功,社会一般也会予以宽容。所以解放自我、个性张扬,在美国的年轻人中比较常见,也很受欢迎。
张国庆分析认为,竞技体育是发挥个性、展示自我、挑战极限的舞台。历数最近几届奥运会,美国体育代表团之所以取得好成绩,可以归因为他们的运动员有挑战极限的勇气,有鲜明的个性,有坚韧不拔的意志,有团队精神。
有这个疑问的不只是中国人,澳洲“飞鱼”索普最近也在“唱衰”菲尔普斯。在他看来,奥运会上一人独得8枚金牌是不可能的事情,菲尔普斯在混合泳上并无优势:“如果这个地球上有人能够做到这样的事情,那么那个人一定会是菲尔普斯。只可惜,我觉得这样的事情不会发生。”
不过,菲尔普斯的言论,并非其独有。在张国庆看来,菲尔普斯的风格,是美国运动员整体风格的一个缩影:建立在实力基础上的勇于挑战自我极限的个性。
同样,要想获得八块金牌,菲尔普斯还必须与队友合作去斩获接力项目的金牌,否则,他将重复四年前的故事。对于过分张扬个性的美国人来说,团队合作似乎是一个难题。毕竟,去年的世界游泳锦标赛上,菲尔普斯就是由于队友的失误而与8金梦想失之交臂。
经济学者刘正山指出,其实人们对美国人及其文化存在误解。看起来美国人似乎很强调张扬个性,强调突出个人,但实际上,美国人也很讲究团队合作。所以,菲尔普斯和他的队友的合作,应该不存在民族文化上的障碍。
那么,菲尔普斯的“狂言”是否有一定的科学道理呢?是不是打击对手、提高自信的心理战策略?早期曾热衷于体育分析的张国庆认为,从心理学、成功学上讲,这是自信。因为菲尔普斯有夺取八块金牌的实力,是实事求是。四年前的雅典奥运会上,年仅19岁的菲尔普斯就获得了6金2铜的成绩。现在的他更加成熟沉稳。“我欣赏他的坦率、诚实、进取。比赛时,让运动员兴奋起来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自信心不足往往会导致自我放弃,比如中国足球。”
在张国庆看来,自信不是狂妄,蕴含的潜台词就是,“只要我努力了,就可能获得金牌”。这也是一种运动心理。他建议,“中国运动员最需要这种自信,这种精神,”。实力突出的运动员,“再低调也要相信自己的实力,你可以不告诉世界,但一定要告诉自己:你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