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网站地图
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跳水“秘笈”压水花完全攻略 诞生原是因为意外

http://2008.sina.com.cn  2008年08月11日05:41   人民网-人民日报

  身姿曼妙的跳水完全是动态的人体艺术。它需要灵巧柔韧的身体素质,精确细腻的平衡能力,清醒敏锐的空间知觉。一个完美的跳水动作包括优雅的起跳、潇洒的腾空和轻捷的入水,这3个环节对于裁判来说具有同等的价值和分量。

  运动员的入水是一种美丽的“溅落”,“压水花”技术几乎是各国跳水好手的秘密武器。

  起初人们先验地认为,将双手合拢,呈流线型入水会阻力最小,溅起的水花也最小。据说有人在跳水中无意发现不绷直脚尖而用脚掌正对水面效果更好,于是带来了平掌撞水的压水花技术。

  实验证明,楔形物体坠入池中时,由于水的不可压缩性,便沿着阻力最小的方向寻找出路,楔形物的斜面便是这个方向。而和方形物体碰撞的水主要横向运动,因受到四周水的压力无法冲腾而起,这便是掌心向下水花小的原因。

  从10米跳台入水时,瞬间速度达每秒15米,手部承受相当的压力,运动员在实践中创造了不同的手型组合适应不同情况。由于入水时身体在空中的旋转很难完全停止,手掌就需要正对速度的方向而不能只是平行于水面,这就是精巧微妙、“细节决定成败”的“揉水”技术。

  最悦目赏心的跳水,要数2000年悉尼奥运会才正式进入比赛的双人项目了。两个选手起跳的高度和姿态、空中的弧度和进程、旋转的相位和节律、落水的区域和时间,都必须完全同步,初始条件的微小差别都将带来巨大的积累误差。而不同选手只要满足同样条件,彼此的动作便能够互相复制,他们最形象地证明了力学中确定的因果关系。

  今天跳水的“动作代码本”和“难度系数表”已经空前增厚,许多人惊呼跳水运动已经到了顶峰和极限。不过别忘了,20年前就有人做过这种断言。

已有 _COUNT_ 位网友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新闻排行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