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运站 > 最新动态 > 张娟娟夺得女子射箭个人赛金牌 > 射箭 > 正文
进入省队半年的时间,张娟娟参加全国射箭锦标赛的成绩一塌糊涂,箭着点不集中,教练怀疑张娟娟得了“黄心病”。
□本报奥运特派记者
杨飞越 李琳
8月14日北京报道
从青岛莱西抬头村,走到北京奥运会的冠军领奖台上,张娟娟的这条冠军之路,并不像奥运会上12箭连发的夺冠历程那么惊天动地。这个漂亮的岛城姑娘是半路出家,曾连续两年状态低迷,曾经想过放弃,她差点错过这枚宝贵的金牌。
张娟娟练习射箭是半路出家。她从小喜欢运动,最早练铁饼、铅球和标枪;小学五年级时,长到了1.64米,被莱西体校录取,教练选她去掷铁饼;时间不长,被高秀英教练看中,她开始练射击;从1996年开始,娟娟终于跟射箭结缘,她开始跟着青岛射箭队教练曲月风练射箭,后来到省队师从王国章,并入选了国家队,一直坚持到现在。
张娟娟的射箭之路并不顺利。1996年,进入省队的张娟娟本应该在新的起点上大展宏图,但她不进反退。进入省队半年的时间,张娟娟参加全国射箭锦标赛的成绩一塌糊涂,箭着点不集中,教练怀疑张娟娟得了“黄心病”。
“黄心病”是很多射箭运动员都会得的病,也是一种极难治愈的病。由于射箭运动员常年瞄准箭靶中央的黄心,致使产生视觉疲劳,进而使动作变形,导致射出的箭偏离靶心。很多优秀的射箭运动员因为得了此病而不得不放弃。
成绩的暂时停顿,把那时的张娟娟推入一个两难境地。继续练习,可能永远找不回原来的那个张娟娟了,也永远恢复不了射箭的灵感和直觉了;扔掉了弓箭,却扔不掉心里的烦恼。
因为射不中靶心,张娟娟在1997年和1998年两年内都没有参加比赛,当队友出去比赛的时候,她一个人在训练场上重复着瞄准动作。每天都是单调的搭箭、拉弓、瞄准、发射等一系列连贯的机械动作,那种苦涩的感觉是非常难以忍受的。最严重的时候,张娟娟经常在晚上被噩梦惊醒。
在教练王国章的帮助下,张娟娟终于幸运地挺了过来。两年的耐心等待,才有了今天张娟娟创造历史的一箭。